本报讯 9月14日,在中国西部(四川)国际投资大会达州市“6+2”产业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结束后,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接受了新华社、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香港商报等中央、省、港澳媒体的联合采访。
谈到近年来达州在投资促进工作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在这次活动中又收获了哪些成果时,郭亨孝告诉记者,达州历来高度重视投资促进工作,特别是新一届党委政府换届以来,将其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更加注重招商实效和招商质量,在思路上、措施上都作了很大调整,归纳起就是坚持“三个一”方法,即“一盘棋”谋招商、“一股劲”抓招商、“一连串”促招商。
郭亨孝说,达州立足产业基础、自身资源禀赋、区域市场需求,响亮地提出了重点发展的“6+2”产业集群。并围绕这一集群,组建了由市级领导牵头的8个专项招商小组,大规模、高密度地“走出去”“请进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按照延链补链、提质增效的要求,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扭住每个专项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地推进实施。此外,在坚持政府招商的同时,更加突出企业招商的主体地位,用“增量收益分成”模式,鼓励和支持企业招引上下游项目和配套产业项目,引进自己的核心配套商或供应商,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葡萄串”效应。
郭亨孝说,在此次投资说明会上,达州共签约53个项目、总投资486亿元,涉及智能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必将成为达州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更长远的收获是,我们集中、响亮地推介了“6+2”产业,向广大客商释放出了达州“在想什么”“在干什么”“需要什么”的强烈信号。
有记者提出,近年来达州正逐步成为外来企业投资首选地,那么在川渝陕结合部区域,达州具有哪些独特优势?郭亨孝的回答是:区位交通优、资源禀赋好、优惠政策多、投资成本低。
郭亨孝从公路、铁路、航空等方面阐述了达州的区位交通优势,详细介绍了达州的天然气、硫磺、特色农产品和旅游资源禀赋。谈到优惠政策和投资成本时,郭亨孝说,除国家和省上一些普惠性政策外,达州还拥有成渝经济区、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特殊政策优惠。同时,积极创新机制体制,放大政策效应,相继出台了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服务业提档升级三年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蕴含了许多支持政策。此外,整合财政资源,每年安排1.7亿元专项资金,集中用于以“6+2”产业为重点的工业转型升级、服务业提档升级项目和企业,最大力度支持广大客商创业兴业,实现最大发展。近年来,达州着力优化投资环境,聚力打造区域“投资洼地”,无论电价、气价以及物流等成本,达州都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谈到下一步达州招商引资工作还将会有哪些“大手笔”时,郭亨孝说,达州将持续优化招商环境,秉承“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继续坚持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等制度,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来达投资所有客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将继续抓好载体和平台建设,对全市“1+7”产业园区全面优化提升,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激活已经建成的8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让签约企业随时“拎包”入驻。
郭亨孝介绍说,达州还将积极组织8场专题会,按照既定的春夏秋“三个招商冲击波”的路线图安排,强力开展投资促进工作。特别是在今年秋季的九十月份,将集中精力开展针对“6+2”产业的8场招商引资专题会,共谋合作新机遇。同时,还将制定投资新政策,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各类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编制出台“6+2”产业招商总体政策和8大领域专项政策,最大化让利企业、服务企业,切实打造川渝陕结合部区域投资首选地。(本报记者 罗丹 谭楚甲)
新闻推荐
西南片区集中行动严管严查道路交通安全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