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达州新闻 > 正文

通川区探索发展产业扶贫“五金模式”

来源:达州日报 2017-09-12 10:3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在通川区碑庙镇陡坑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负责人陈良威翻阅着一张张交易单,向记者展示本村电商扶贫的成效——3月正式上线运营,4月底交易额就破万,蜂蜜、核桃、皮蛋、土鸡蛋等农产品走俏,带动20多户贫困户增收。

同时,在该村苗圃产业园,八旬老人李仕碧坐在小凳上修剪着盆木,对于自己“一把年纪还能一天挣上六七十块钱”,她很是开心。她说,“很多人都回村里了,把地租出去,就在村里务工,收入不比外面少咧!”

这一幕幕得益于通川区对产业扶贫“五金模式”的探索和发展,“五金”即“资金、租金、薪金、股金、现金”。在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通川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充分结合区情、村情、民情,对标村集体经济薄弱和贫困群众收入偏低短板,探索出“五金模式”壮大集体经济、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一是以“多种合作”促进村集体聚“资金”。采取“劳务服务、资产收益、产业带动、物业增收”等多种方式,盘活贫困村闲置资产资源,引导村集体入股参与合作经营,壮大集体经济。二是以“资源租赁”实现贫困户收“租金”。引进业主流转贫困户土地、山林等自有资源,扶持带动贫困户获取稳定收益。三是以“劳务聘用”引导贫困户挣“薪金”。深入推进公益岗位安置、经营主体吸纳、企业扶贫招聘、短期就业培训、劳务经济输出“五大就业扶贫行动”,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四是以“产权代理”保障贫困户分“股金”。引导集体资产资源、产业扶贫基金、扶贫小额信贷入股,采取“两保底、一分红”等方式,实现贫困户持续有收益。五是以“灵活经营”带动贫困户赚“现金”。在北部山区大力发展果蔬、中药材、油用牡丹等特色产业,依托达州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冷链物流和电商平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收益;突出抓好旅游扶贫,大力繁荣北部山区乡村旅游业态,完善提升磐石都市农业体验区品质,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整体脱贫。

眼下,通川区蒲家镇的蓝莓主题产业园迎来采摘期尾声,一颗颗蓝莓在绿叶中若隐若现。“我们村60%以上的村民在这儿务工,土地流转所得、稳定工资加上红利收入,人均月收入上千元,蓝莓成了村民致富增收的‘摇钱树\’。”八口村村支书赵萍介绍。同时,碑庙镇石笋村知青抱团回乡,希望通过发展农旅产业带领村民致富奔康;青宁乡的空中草原逐步开发、金石镇的云顶野生动物园火热施工,预计将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生力军;龙滩乡玉坪寨村的车厘子产业基地、安云乡二龙村的青花椒种植基地、金石镇高兴村的肉牛养殖基地等各村特色产业也步入正轨……通川区对“五金模式”的探索发展还在进一步推进。

据了解,通过“五金模式”运行推进,贫困村集体领办专合社、电商网点和劳务服务公司55家,累计获得经营性收入360余万元。引进业主流转贫困户土地、山林等自有资源和租赁闲置房屋开发民宿旅游,1473户贫困户稳定收益718万元。带动919名贫困群众就业,促进闲散就业1.2万余人次,劳务输出贫困群众5335人。贫困户用产业周转金、扶贫小额信贷金等入股,采取“两保底、一分红”等方式,实现852户贫困户持续收益股金。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有效实现了贫困户“两不愁”目标。

(特约记者 罗宁)

新闻推荐

青少年书画大展赛 花絮

聚精会神看画展画得真不错,我来拍一个!画展现场人潮涌动□本报记者谢建荣韩春艳见习记者刘苏颉韩淑予罗天琪刘青青9月7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达州日报社、巴山书画院承办的达州市第二届青少年书画大展...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通川区探索发展产业扶贫“五金模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