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廉政文化广场一角
翠屏巍峨披锦绣,州河蜿蜒唱新歌。在庆祝第33个教师节之时,为达州中学取得的丰硕成果喝彩!近年来,达州中学校始终秉承校训“修德、精业、尚美、厚生”,始终坚持“适应、超越”的办学理念,始终把“立德树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作为学校育人宗旨,全力实施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三大工程,努力把达州中学建成四川省一流中学、全国教育战线一颗耀眼的明珠。
师德:承担兴学育人使命
30年前,达州中学带着兴学育人的使命应运而生。从她诞生那一刻起,就担当起引领达州特色教育开拓的重任。在市委、市政府及达川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教育局、达川区教科局的关心支持下,如今的达州中学风气更正、管理更顺、环境更美、质量更好、形象更佳,社会声誉、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才的有力保障。达州中学从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树立起了师德师风建设的传统。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学校确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国学为载体,校园里充满着厚重的崇师重德氛围。在师德建设上,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精细化师德教育考核管理制度,每一学期每位老师师德状况交由同事、学生、家长进行严格综合评定,评定结果与晋职晋级、评先选优挂钩。通过细化目标、落实责任、重视督查等措施,将师德工作尽可能落实到可操作中,力争让学校的工作有序、有效、有责。做到师德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督查,有反馈,有考核。
达州中学校长郭德波告诉记者,学校紧紧围绕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扎实开展学习、讨论、整改系列活动,进一步树师德、立师表、强师能、正师风,建立并塑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
师智:收获着创新的喜悦
教师是开智启蒙、传承文明、塑造人格的伟大职业,教师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达州中学名师层出不穷,他们一心专注教育教学。
达州中学老师们的全身心奉献,换来了学校的发展和崛起,学校考进重点名校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学校获得的各项大奖一项比一项重。过去的一年,达州中学全体老师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紧紧抓住学校发展定位,以质量提升、师德师风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学校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成就。今年高考中,重本上线人数破600人大关,理科培优班重本升学率为100%,平均分为621.3分;1、2、3、4、36班本科升学率100%,重本升学率85%;平行班本科平均上线率达70%,其中,王敬洪老师所带的理科应届平行班19班,60人参考,17人上重本线,51人上本科线,本科上线率达到85%。前不久,达州中学又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达州市教育系统唯一一所学校获此殊荣。
师魂:巴蜀教坛璀璨明珠
在翠屏之巅,一代代达州中学人,撒播一季又一季希望的种子,铸起了忘我奉献的“州中师魂”。许多老师从青丝熬成了白发,省中学物理骨干教师欧郎中、市级优秀教师潘光东等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撒在了翠屏之巅,所有的爱倾注给了他们心爱的学生们。
在达川区庆祝第33个教师节座谈会上,达州中学副校长庞勇作为特级教师代表在发言中说:“一定会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继续无私奉献,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身作则,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自己毕生追求。”“老师只要把知识点认真讲了,学生有什么不懂的知识,可以向老师提问,老师应该喜欢学生提问。”市级优秀教师何娟把关心学生当成自己人生信条。
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载春华秋实,铸就达州中学成为了巴蜀教坛上一颗璀璨明珠。如今的达州中学正在向更高奋斗目标前行:紧紧围绕建设“四川一流中学”这个中心,以全市领航、全省一流、全国知名为目标,把“各项工作创一流,多项工作争第一”作为工作基调。在努力迈向一流中学矩阵的征途当中,达州中学努力践行着师德引领、优质教育带动的发展之路。
口文/图 曾国峰 本报记者 陈鲸印
新闻推荐
本报讯9月8日,市缓堵办和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对达州客运北站道路建设、达川区同安路(三里坪A线)车道扩展项目、达川区三号干道工程、长田新区道路工程进行了实地踏勘,并针对项目进展情况提出了要求。...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