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武汉市召开“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共享单车按下“暂停键”。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从今年7月份至今,全国至少有11个城市相继出台了暂停新增投放共享单车的相关规定,包括上海、杭州、深圳、福州(市区)、郑州、南京、南宁、扬州、达州等。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全国共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近70家,累计投放车辆超1600万辆。注册人数超过1.3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15亿人次。针对共享单车扎堆停放“泛滥成灾”的现象,专家表示,政府部门有管理共享单车的职能,在共享单车影响公共利益时,政府必须干预。
首例半年投放达42万辆杭州贴钱管共享单车
2008年9月,杭州率先在全国发展包括自行车在内的“五位一体”大公交体系。截至目前,杭州全市投放公共自行车8.58万辆。然而今年年初,随着由你、摩拜等共享单车的陆续入住,截至7月,杭州市的共享单车数量在半年内已多达42万辆。
针对共享单车无序投放、违规停放等问题,今年以来,杭州城管系统先后67次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行政约谈,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仅仅是为了保管因乱停放被城管部门暂扣的2.3万辆共享单车,半年来交管部门已花费财政经费22万余元。
7月10日,杭州市相关部门约谈了在杭运营的9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要求在相关管理条例没有出台之前,不允许再新投放共享单车,并明确要求在地铁口50米范围内、公交站两侧30米的范围内禁止投放单车。探因投放过度乱停乱放叫停原因涉“两宗罪”
记者统计发现,这11个城市叫停共享单车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过度投放,二是乱停乱放。
以扬州为例,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扬州市区适合骑行的人数约为20万人。正常情况下,城市自行车拥有量的比例为8:1或10:1时(即8到10人拥有一辆自行车)是比较合理的。而扬州市现有5.6万辆共享单车,自行车拥有量比例达到大约3:1,说明现有的投放量已经严重超出合理量。今年4月ofo进驻扬州时还曾表示,预计总投放量将在10万辆左右。
此外,从共享单车进驻城市的时间和被叫停的时间间隔可以发现,有10个城市进驻不足1年,其中进驻扬州和福州仅5个月左右,在达州更是只“存活”了不到一个月。
7月22日,四川“拜客”和成都“黑拜”在达州城区投放了1500辆共享单车。投放尚未足月,8月18日,达州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通过研究决定,在达州主城区暂缓发展共享单车,并要求两家公司立即收回已投放的共享单车。公告介绍称,达州属于山地城市,主城区道路未考虑非机动车车道,特别是老城区道路路窄坡多,人行道不足,骑行共享单车有些不切合实际。
9月4日,武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据了解,武汉全市目前有近70万辆共享单车,但现有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仅能满足40万辆非机动车停放。这意味着近30万辆共享单车面临无处可放的尴尬局面。说法共享单车谋求发展不能忽视公共安全
8月,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意见明确要求企业推广应用电子围栏等技术加强车辆管理。
北京市律师协会交通与运输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魏镇胜表示,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有这个权力去管理共享单车,因为共享单车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影响其它人车的出行,政府部门肯定要干预。他认为,对于个人的单车和企业的共享单车管理有区别。共享单车投入运营,会盈利,因此共享单车的发展,一定要考虑公共安全,包括其投放地点、投放方式都要去规范。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大数据所所长姜鹏则表示,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应对交通拥堵,发展自行车是很好的思路。但城市的交通设施是有限的,路权重新分配并非一蹴而就,自行车的突然集中回归面临一系列系统化的挑战,很多城市并没有准备好,节奏一定要把握好。所以相关部门限制共享单车数量也是短期的无奈应对之举,以避免短期的系统性失控,为共享单车长期健康发展争取时间。
(综合新华社、《法制晚报》等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28日,达川区堡子镇烟灯村辣椒产业扶贫项目种植示范基地内党旗飘扬、人头攒动,市人社局机关第一、第二党支部与定点扶贫村——烟灯村党支部联合开展“金秋助学助收助脱贫”党建主题活动。...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