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6月以来,达川区公安分局创新实施“片区协作策应”警务工作机制,着力探索建立打击犯罪的平安工程,变“被动补防”为“主动设防”,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今年7月4日,达川区公安分局赵家派出所打掉了一个跨区域流窜作案的入室盗窃团伙。案件侦破过程中,民警在邻县某乡镇抓获犯罪嫌疑人时,还查获其作案时所驾乘的摩托车,以及金项链、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机等大量赃物。通过努力,民警还追回了犯罪嫌疑人在重庆市梁平区盗窃的摩托车。
“该案的快速成功侦破,得益于现在实行的‘片区协作策应\’警务模式。”侦办此案的赵家派出所副所长余东华介绍说,此次快速破该案关键在于第一时间迅速形成了战斗合力,成功分享和运用了赵家、马家、百节三个派出所的信息、人力和物力资源。
2016年年初,达川区公安分局率先在警力相对薄弱的国道201沿线的赵家、马家、百节三个派出所开展“片区联勤”试点,着力全局性内部挖潜、整合力量,织密一张平安网。在成功的基础上,该局大胆实践,创新提出“片区协作策应”警务运行机制,即:将全区54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的治安管辖区域划分成5大片区,科学配备每个片区的警力分布,明确片区协作形式、指挥体系、工作流程等内容,形成“不同片区、不同警种,相互协作、合成作战”的新机制。
随后,该局启动“党政、全警、全民”三大工程,强力推动“片区协作策应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随着《达州市达川区深化平安建设加强群防群治工作实施方案(施行)》《达州市达川区片区联勤巡防工作奖励实施办法》《达州市公安局达川区分局片区协作策应工作机制》等一系列制度的先后建立完善,全局树立“协作就是战斗力”的工作理念,整合刑警、巡警、治安等多警种力量和信息技术手段,启动实施“日常联巡、夜间联巡、赶集日制度、敏感节点联情”等勤务模式。在“片区协作策应警务”下,各部门(单位)民警通过协作策应,有效响应不同警情,做到精准、快速处置,在城乡统筹建立区、乡镇、村(社区)三级群防群治网,以公安机关专业力量撬动乡镇、社区(村)干部、企业安保力量。
今年1至7月,达川区公安分局刑事案件立案1121件,同比下降17%。同时,捕现(追逃、追赃)案件数量大幅上升,仅各类侵财类案件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104人、追逃65名、追赃200余万元,“打、防、管、控”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片区协作策应警务”成效突显。
(桂承川 陈鹏 张静 本报记者 闫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达州市第一次“全国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举行,旨在进一步推进全市精准助残、残疾预防和康复工作。据了解,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达州市通过采取...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