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艺汇演
在通川区,法治标语随处可见
▲通川区北山镇铁佛村法治村道李江王润超记者谭别林文/图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孩子的一时疏忽都是对自身监护职责的背弃……法律要求监护人必须尽到监护职责……”在“通川区幸福家庭微课堂”微信群中,“老师”正通过群发功能向大家实时讲解新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近年来,随着法治通川建设进程不断推进,通川区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文化建设,让强劲法治春风吹遍通川大地,促进全区人民形成良好法治思维,养成良好法治习惯。
突出普法载体
多特色打造法治宣传阵地
近年来,通川区不断加大工作力量和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有效整合公共设施、文化和信息资源,在人流较为集中的广场、车站、道路、医院等地建设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橱窗、法治大道、LED宣传屏等,切实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通过多形式宣传,有效促进“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习惯的养成。如北外肖公庙路3公里法治大道、达陕、达万高速公路旁大型法治宣传展板、凤凰山巴人法治文化广场、神剑园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区中医院和东城卫生服务中心法治文化长廊、村(社区)法治书屋等,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法治文化阵地,让群众更好地参与法律知识的学习,真正使法治文化建设融入群众生活。
走进通川区中医院,首先被医院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所感染,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医院长达30米的法治文化长廊,细看长廊两边主要内容,医院法治进程历历在目、各种法规制度清晰有力;进入医院楼梯间,一个又一个法治宣传标语和法治名言应接不暇,时刻向全院干部职工灌输着依法治医工作理念。区中医院院长何孝洪说:“近年来,我院充分利用医院公共场所进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目的就是要加强对全院干部职工的法治教育,不断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有力推进依法治医工作。”
驱车来到通川区北山镇铁佛村,刚到村前,就被一条全新的法治大道所吸引,大道两旁,各种法治宣传展板、法治宣传漫画和法治宣传标语琳琅满目,沿着法治大道来到铁佛村村委会所在地,村法治阅览室、法律顾问接待室、法治讲堂、法治小院等应有尽有。北山镇党委书记赵彬说:“打造法治大道、法治阅览室和法治小院等,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充分展现我镇依法治理工作中的特色亮点,通过不断推动基层民主自治,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突出艺术创作
多领域挖掘法治文艺作品
近年来,通川区深入挖掘辖区特色艺术形式,结合本地民俗文化,创作出微电影、微视频、普法节目等多个具有民俗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法治文艺作品,助推了全社会浓厚法治文化氛围的形成。如区依法治区办公室组织拍摄的“建设法治通川·筑牢领跑基石”专题片、区检察院组织拍摄的远离职务犯罪主题微电影《老柯》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主题微电影《爱的守护》、区司法局组织拍摄的法律援助主题微电影《法援温情》、区地税局组织拍摄的依法诚信纳税主题微电影《泡沫》、东岳镇山桥村村民自创的《快板说法》节目等。
通川区着眼当下普法工作实际,组织拍摄法律援助主题微电影《法援温情》,通过讲述一名普通农民工讨薪维权之路,直接有效宣传了国家关于民工讨薪维权相关法规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和普法效果。同时,也告诉广大农民工朋友,要学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告诫其他社会组织,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
驱车来到通川区东岳镇山桥村,所到之处一片欣欣向荣,田间地头花卉苗木长势喜人,广大群众忙于春耕生产不亦乐乎。近年来,山桥村高度重视基层民主自治工作,组织村民自编、自导、自演法治文娱作品,利用农闲时节开展各种法治文娱活动,将依法治理工作融入群众文娱生活之中,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明生活,又进一步宣传了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东岳镇山桥村村民杨兴贵说:“我们村上这个《快板说法》节目唱得好哦,像我们这样的农民群众就很喜欢这样的节目,不仅看了一场文艺表演,还可以学到法律知识。”
突出氛围营造
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近年来,通川区不断探索依法治理宣传方式方法,除了运用标语、板报、电子显示屏、发放法治读本和法治宣传单等传统方式进行法治宣传以外,更加善于运用微信、QQ等社会新媒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如创新建立“法治通川”和“通川司法”微信公众号、“通川区幸福家庭微课堂”微信群,在“中国·通川”门户网上开设“法治通川”专栏,通过“六微”(微课堂、微电影、微平台、微演出、微广播、微书屋)、“田园法制课”和组织普法队伍下乡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等。
为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工作,通川区创新建立“法治通川”微信公众号,向全区乡镇办委和区级各部门、村(社区)、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分发微信公众号宣传单2800余份,干部、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添加关注,同时,区依法治区办将全区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及国家法律法规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推送、推广。东岳镇东兴社区居民王燕说:“去年,我通过从社区张贴的宣传单上扫描了二维码,关注了‘法治通川\’这个微信号,上面的每一期内容我都是看了的哦,很贴近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我还从上面学到很多自己原来不知道的法律法规知识哦。”
为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通川区东城街道办事处凤翎社区创新设立社区法治“微课堂”,通过每月举办一期法治“微课堂”,以向居民普法、推动大众学法为出发点,掀起了一股全民学法的新高潮。东城街道办事处风翎社区支部书记袁光明说:“社区法治‘微课堂\’自开办以来就深受群众喜爱,通过定期开课宣传法治知识,我们社区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少,居民自治意识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建设法治通川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开展法治宣教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是形成良好法治思维和养成良好法治习惯无以替之的重要途径。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全区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风尚逐渐形成。
●声音
■近年来,我院充分利用医院公共场所进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目的就是要加强对全院干部职工的法治教育,不断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有力推进依法治医工作。——区中医院院长何孝洪
■我们村上这个《快板说法》节目唱得好哦,像我们这样的农民群众就很喜欢这样的节目,不仅看了一场文艺表演,还可以学到法律知识。——东岳镇山桥村村民杨兴贵
■去年,我通过从社区张贴的宣传单上扫描了二维码,关注了“法治通川”这个微信号,上面的每一期内容我都是看了的哦,很贴近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我还从上面学到很多自己原来不知道的法律法规知识哦。——东岳镇东兴社区居民王燕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达州人社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坚持以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为总揽,积极开展公共就业创业“直通车”扶持行动,着力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和质效,打造群众满意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