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段启成负责打扫村道
隔一两天,村里的环卫工段启成就会拿上扫帚、铁锹,把他分管的路段清扫一遍。“没想到,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工资。闲时,我还能做点农活,把老伴和孙女照顾了。”段启成高兴地说。
段启成是通川区安云乡二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村像他这样由区就业局为乡村提供帮扶资金,由乡村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的贫困户有12户。这是通川区打好就业扶贫“组合拳”,助力贫困户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例子。
开发岗位 实现就业扶贫
通川区就业局根据贫困家庭特点,分类“把脉”,同时为全区45个贫困村据实安排设置公益性岗位,对贫困家庭劳动者进行就业兜底安置,为实现“有劳动力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奠定基础,给予岗位人员每人每月400元补贴。目前,已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410个。
针对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和外地企业用工信息,推进就近就业扶贫、转移就业扶贫和安置就业扶贫。今年相继开展各类招聘活动5场,组织进场企业490家,提供岗位数量7500个,达成就业意向1754人,提供了保安、保洁、家政服务、销售、普工等70多个工种,为17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找到工作。
技能培训 促进就业扶贫
通川区贫困人口较集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大多在山区,贫困群众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缺乏一技之长,不愿外出。“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把农村贫困人口组织起来,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再把他们推向市场、转移就业,让他们凭本事吃饭,从而实现精准脱贫。”通川区就业局表达了铿锵有力的扶贫决心。
“存粮千斗,不如一技在手。”通过“请上来”与“走下去”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专家讲座”等模式,该区开展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职业培训,鼓励和吸纳贫困人员免费参加各类技能和创业培训,已累计培训贫困家庭劳动者1266人次。
“她人细心,又专业,找家政服务员就要找经过培训的,我们用起也放心。”市民王可维对家政服务员王芳赞不绝口。通过一个多月的专业培训,今年技能培训第一期家政服务员班的学员王芳,不论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都是班上的佼佼者,现在每月工资能拿到3500元左右。
“我种植的蛇瓜、秋葵、板栗南瓜、西瓜已经陆续上市,这都得益于就业局和工贸技术学校举办的技能培训班,让我学到了不少种植知识,现在家庭经济收入有了保障。”安云乡宝泉村7组村民梅占永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结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通川区还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培训,做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结业即就业”。2016年开展青年劳动力技能培训1870人,创业培训869人,品牌培训40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762人,失地农民培训150人。
劳务输出 对接就业扶贫
“胡开春到广东打工了。”通川区东岳镇凤凰村的村民们近段时间一直热议着这个话题。只有初中文凭的村民胡开春原来一直四处打零工,收入微薄,家庭经济困难。后经劳务派遣公司牵线搭桥,他来到广东汕头一家耳机厂上班,厂里包吃包住,平时除了一些生活日常开销,每月能给家里寄回3000元左右。
通川区搭建信息对接平台,精准对接劳务需求,目前已在贫困人口相对较多的乡镇成立了12家劳务输出站,将分散的贫困劳动力组织起来,对接劳务输入地人力资源市场,成为有管理组织和权益保障的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群体。
据统计,目前,通川区农村贫困户劳动力省外转移就业达3477人,人均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促进了农村贫困户创收致富。
新闻推荐
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莫怀学出席全市国有企业党支部标准工作法暨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现场推进会
莫怀学出席全市国有企业党支部标准工作法暨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现场推进会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