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开江新闻 > 正文

他们中有人杀害至亲,有人纵火、危害社会。他们酿造了一幕幕悲剧,可他们本身就是一出悲剧 让我们帮他们 寻找回家的路 本报记者走进达州市强制医疗所

来源:达州晚报 2018-10-10 10:01   https://www.yybnet.net/

在通川区双龙镇重石村里,有一排排白色的楼房,建筑师似乎不想让任何人打扰这里,于是将它规划成了最不起眼的模样。然而,村民还是知晓里面的场景,一群身穿制服的警察、一群身穿白衣的医生护士以及一群身穿病号服的人。这里是达州市强制医疗所,里面除了警察和医护人员都是精神病患者,他们中许多人都曾在毫无印象的情况下夺走了至亲者的生命,那里面有年迈的高堂、有相濡以沫的爱人、有承欢膝下的儿女、有亲密无间的手足……

铁门后的“桃源”

日前,迎着绵绵秋雨,记者从市区出发,走过一段颠簸的山路后来到了达州市强制医疗所。医疗所的外部普普通通,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当你走进大门后,却是另一番天地:宽敞的塑胶运动场,数百平米的绿植,清新怡人的空气,四周是耕种整齐的菜地、鱼塘,像是一座隐匿在山间的世外桃源。

“他们是很敏感的,你们在这里不要提‘疯\’和‘傻\’。”在进入2楼病区之前,指导员杨纯毅提醒着记者。记者跟随民警来到2楼病区,一扇扇金属铁门似乎让空气也变得凝重。走进病区后,目之所及是整洁明亮的走廊、干干净净的房间和整整齐齐的被子,以及穿着白绿病号服的患者。面对记者的突然到访,他们眼中带着警惕。

病房中,几位女患者正在洗手台边洗手。这时,一位民警小跑过去,“有点汗,让我也洗洗脸。”一名中年女患者笑着为他挪出了位置。“我们刚去运动场打完篮球回来。”这位民警叫陶平,到医疗所已经一年多了。每天,陶平负责叫患者起床,和医生一起让他们吃药,带他们去运动……24小时,陶平都陪伴着这群孤独的患者。看到陶平,一名男患者走过来问:“陶警官,下午打麻将吗?”陶平笑着解释说:“不打钱,输了做下蹲。”

在阅读室里,人们安静地看书;在健身房里,人们锻炼身体;在电脑前,人们上网冲浪……在二楼的一个隔间里,6名女子正跟随台上的女民警,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跳着欢快的舞蹈。

在绝大多数时间,这里真的成了一座世外桃源……

“他们自身就是一出悲剧”

“我想回家……”坐在记者对面的菊姐(化名)眼睛不停的闪烁,那里面藏着渴望,也闪烁着矛盾。这个羞怯内向的中年女子,看上去跟常人并无二致。

菊姐的病始于2012年,那时她的儿子刚刚两岁。菊姐从小就经常被父母打骂,生完小孩后又患上了产后抑郁,每天沉浸在忧愁中的她最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那时的菊姐从精神病院进进出出了好几回,但病情依然时好时坏。2014年,所有人都以为菊姐的病情已经稳定,但她却杀害了自己的婆婆。“我们没有争吵、没有矛盾,就那两分钟,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菊姐反复说着这句话,“我害怕,害怕我回到社会,他们不原谅我。”

“明天,就是我到这里的第四年。”菊姐的病友李某祥从走进医疗所起每天都算着日子,想着家中80多岁的老母亲。来自开江县的李某祥,脸上带着庄稼汉特有的憨厚老实。可是这个人曾将自家房屋点燃,并站在屋外阻拦村民救火。事后,开江县公安局将李某祥抓获,并以涉嫌放火罪对其处以刑事拘留。经相关部门鉴定,李某祥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当记者看见李某祥时,他身上没有放火时的疯狂。他向记者说:“我在这里很好,民警和医生对我很关心,按时吃药病情也没有复发。”

目前在医疗所的73名精神病患者,杀人致死的占绝大部分。而在这些命案中,被害者多为患者的至亲,如父母、配偶、子女……“其实,这里的每个病人都有一部心酸史!在发病肇事时,他们如恶魔附体。他们制造了很多悲剧,但他们自身就是一出悲剧。”杨纯毅说。

一起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这里很多患者只要每天按时吃药,他们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是……”杨纯毅将目光投向了病人,“他们仍然无法回归社会。”

一方面,精神病人犯罪起因匪夷所思、暴力倾向突出、伤害对象不特定、病发时间不固定、作案地点不确定、手段残忍,犹如“不定时炸弹”,社会危害性极大。另一方面,精神类疾病是非常容易复发的病症,痊愈者要融入社会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据相关部门数据显示,痊愈的精神病人也仅有1%可以正常回归社会,社会对于精神病人的偏见让他们永远套着“病号服”。

在达州市强制医疗所,记者注意到这里与其他公安监管场所不同,亲属探视时间没有限制性规定,外地家属更是任何时候到都可以安排会见,不限次数和时段。然而,鲜有家属前来探望,也鲜有志愿者或者慈善团体前来。

“家庭支持、精神鼓励都是病人痊愈的必要条件,如果缺少了这份关爱,他们想回归社会的希望十分渺茫。我们希望有更多人能帮助他们,让他们早日回家、融入社会。”杨纯毅说出了医疗所所有民警、医护人员的心愿。

□本报记者 赵曼琦 李天戈

新闻推荐

国家重点课题试验基地落户开江

本报讯(记者吴平)记者7月13日从省林业厅获悉,“十三五”国家重点科研计划《银杏高效栽培与全质化利用示范研究》课题组通过...

开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开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爱书的外公2018-08-10 05:41
四十年的青春再造2018-08-31 05:38
猜你喜欢:
真想回到童年2018-09-07 06:13
评论:(他们中有人杀害至亲,有人纵火、危害社会。他们酿造了一幕幕悲剧,可他们本身就是一出悲剧 让我们帮他们 寻找回家的路 本报记者走进达州市强制医疗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