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将入党时党旗下的誓言融入心间,奋斗在脱贫攻坚的前线战场上。他毅然放下原本可以坐在银行办公室里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大巴山深处担任起“扶贫书记”的重任。他,就是中国银行达州分行驻开江县甘棠镇冠子山村驻村书记周少华。
背着药箱进山村
2017年初,周少华接过到冠子山村担任驻村书记的任务。沿着陡峭的山道,周少华来到了这座位于大巴山南边的村庄。在这里,最高海拔可达900余米,平均气温要比市内低出好几度。
初入冠子山村,周少华耳畔听见的第一声就是一阵重重的喘气声。今年已经72岁的刘维菊正背着一大捆柴禾回家,五米之外她的喘气声就已经传来。周少华帮着她把柴禾送到了家里,等了5分钟,刘维菊重重的喘息声才渐渐低沉。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周少华隐隐约约察觉到这是肺上出了病,与她拉家常时,刘维菊用一字一喘的语速告诉周少华:“我——今——年——72岁——了,我——有——肺——气——肿”。
每个稍有医疗知识的人都知道,肺气肿患者是绝对不能用力的,但就在刚刚这位72岁的老人还将一大捆柴禾扛了回来。周少华询问她的家人情况,她声泪俱下:“我家老头76岁了,更背不动,娃儿又出去打工了,家里只有我两口子,不出去砍材烧我们吃啥子?”
刘维菊扛着柴禾的背影深深地触动了周少华,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
通过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周少华发现冠子山村贫困户中近一半的老年人都患有气管炎或肺气肿。而由他兼任第一书记的另一个非贫困村,就在冠子山山脚下,但该村农户都没有气喘肺病的现象。
带着深深的疑惑,周少华一头扎进了村民的家中,从水源开始一点点的排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山清水秀的村庄暴发大面积的肺病。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天的摸排走访,周少华终于找到了致病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冠子山村地处海拔近一千米的大山上,温度较低,群众日常必须要烧炉子取暖。加之冠子山村山高路远,还未通天然气和液化气,农户只有通过烧柴取暖。他们所使用的炉子排气效果很差,一旦烧柴,整个房间里面全都是滚滚浓烟,因此诱发了大范围的气管炎或肺气肿。
在得出这一调查结论后,周少华立刻两手齐抓,一方面请教曾在市中心医院任职的父母,购买了一大批相关药品送到了群众的手中,极大缓解了村民的病患痛苦;另一方面在冠子山村大力进行“五改一整治”工作,通过用灶烧饭、外接烟囱等措施,从根源上杜绝病因。
承载希望的山坪塘
解决了村里大面积出现肺病的问题后,如何帮村民致富成为周少华的下一项工作。
周少华刚刚接任冠子山村驻村书记时,冠子山村还是贫困村之一,全村420户1291人,其中贫困户就占了103户33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5.9%。全村人均平均收入仅为3000余元,而贫困户平均收入只有2000余元。加上村里主要产业一直是传统农业,创收难度较大。
周少华迅速将这一情况转达回了中国银行达州分行。在实地考察过后,中国银行达州分行决定出资10.2万元捐建冠子村2组山坪塘。这座水塘修建好之后,不仅可以为村里的农业提供灌溉、生活、养殖用水,还可以起到防洪的作用,是一座多种用途的综合性水利项目。同时,周少华还联系了某开发商,将依靠山坪塘打造冠子山村夏日休闲避暑山庄。此外,村里还把国家划拨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到大面积的丑柑种植业中,在全面挂果以后,亩产收入可达5000余元,而这也要依靠山坪塘的水源来灌溉。
去年,通过各项工程,村里的贫困户人均收入增长到3000余元,超额完成领导部门划定的贫困村标准线,顺利脱贫摘帽。
周少华的规划里,各项设施修建完成之后,也到了丑柑挂果收获的时节,那时的冠子山村将成为集农业、旅游、康养于一身的新农村,村民真正走上致富道路,自己也就完成了任务。
当选市“优秀驻村扶贫干部”
只有产业发展好了,冠子山村才能改变,易地搬迁、路面硬化、兴修水利、广种丑柑、“五改一整治”…冠子山村的新面貌离不开周少华。
周少华在冠子山村担任驻村书记以来,踏遍村里4个村民小组,深入每户人家了解村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于去年年底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摘帽的目标。
今年3月,周少华被达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扶贫干部”。他告诉记者,荣誉已经过去,村里的扶贫工作还很艰巨,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他将继续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为打赢这场战争发挥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 冯津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开江县依托国有林场组建成立了开江县绿璞造林绿化有限公司,更好地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加快全县绿化步伐。新组建的开江县绿璞造林绿化有限公司,采取国有林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
开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