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农业体验区
三月的竹溪村,严寒褪去,春天的新绿出现在树梢。田野上,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元宵节一过,本该是游子离乡之时,可竹溪村的一位村民却一反常态,选择留在故土。
这位村民叫李文轩,是开江县靖安乡竹溪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全家常年在苏州务工。问及他为何选择留在故乡,他说:“现在我在家一年也能挣三万多,不比在外打工挣得少,在老家肯定要比在外地舒服得多。”据李文轩介绍,他已经将家中的田地全部流转给开江稻法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搞产业开发,自己现在是公司的一名库房管理员,一个月工资2600元,各种收入加在一起,去年一年赚了3万多元。像李文轩这样选择在“家门口”务工的村民,竹溪村还有不少,他们中工资最高的每个月能挣到3000多元。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以开江县为例,以前的农业长期沿用传统的种植方法,收益甚微,亩产值只有1500元左右,除却成本后每亩利润不到200元,收入低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失的重要原因。
常言道:故土难离,但是为谋生却又不得不离,在这看似矛盾的背后,村民如何在“家门口”谋得出路,成为一个值得探索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开江县大力发展“挖泥成沟、堆泥成基、沟里养鱼、基上种果”的“稻田+”农业模式。经2017年试验田测产,“稻田+”亩产稻谷800余斤、水产品550余斤,所产的生态香米价格达到每公斤20元,水产品均价达到每公斤40元,真正实现了“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在竹溪村,由村委会牵头,村民将土地流转,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公司,不仅能得到分红,还能获得工资收入。村里正在发展乡村旅游,不久的将来,大家还可以做点小生意,多种收入渠道有效避免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以前我们这里全是泥巴路,一下雨一裤脚的稀泥。现在村里通了柏油路,儿子回家过年,车可以直接开到院子里,我在村头买的房子都升值了。”李文轩高兴地告诉记者。为了支持“稻田+”农业模式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开江县委、县政府完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村民们也大为受益。“这里将要建一个广场,我们以后就可以跳舞了。”竹溪村村民陈女士指着眼前的一块空地对记者说。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村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村面貌的改善为村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缩小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让更多人愿意留在乡村、发展乡村。
据稻法自然公司负责人明星霖介绍,很多地方搞乡村旅游单纯以旅游业为主,但搞乡村旅游的很多,大家在一种“复制粘贴”中渐渐走向衰落。借鉴前人失败的经验,竹溪村要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村里的特色农产业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将民俗和文化融会贯通,从而实现难以复制的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即使没有游客,村里也能依靠生态产业实现持续发展。”在“稻田+”模式下,游客在欣赏当地原始、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在投放了鱼、蛙、泥鳅的稻田农业体验区,参与和体验农事活动,增加体验的乐趣。
□文/图 本报记者 罗天琪 何翔
新闻推荐
元宵节,开江县妇联、县关工委、县民政局、县妇儿工委办联合组织开展了“快乐成长,共庆元宵”——走进孤儿院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首先为孩子们分发了糖果、水果等慰问品,然后在食堂摆起桌子,备好相...
开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开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