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的早上,春寒料峭,轻轻的薄雾模糊着远山,朦胧的树枝,倒影在开江县任市镇葫芦坝拦河静静的水面上。
家住任市镇红旗桥村3组的李茂玉老人今年已105岁了,早起的老人往烘炉里添加无烟煤,准备生火做早饭。见有人来,她笑呵呵地和笔者打招呼,皱褶的脸上笑容满面。老人耳聪目明,虽然杵着竹棍,但步履稳实。
“笑一笑,十年少。”问及长寿的秘诀,李茂玉老人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老伴走得早……”说到这里,她神情稍微黯淡了些:“为了小儿小女,我得起早摸黑挣工分,白天在坡上干农活,早晚回家要宰猪草煮猪食,还要养鸡养鸭喂鹅圈兔子,一辈子做惯了,现在也闲不住。”
老人育有一儿两女,大儿子前几年去世,大女儿今年也75岁了,二女儿已过花甲之年。老人现在的一日三餐,常常自己动手做,她不要儿孙们插手;衣服脏了,她自己洗,不准儿孙们代劳。她不但生活能自理,还常给小辈们做些简单的家务活。
李茂玉老人告诉笔者,2012年前,她独自一人生活,除了洗衣做饭、下地干活外,还会竹编这个技术活,每逢二、五、八赶场,她都要将自己编好的撮箕、隔筛等竹货挑到任市镇的市场上去卖,用赚的钱割点肉、打点老白干,带回家改善生活。一年以前,她每天还要喝一二两老白干,现在只喝雪碧了。
现在,老人跟大女儿一起居住。“我娘从来不挑食,也不偏食,粗粮蔬菜样样喜欢,特别喜欢吃煮鱼、炖猪肉、小白酒、鲜水果,不喜欢街上卖的包装营养品。”大女儿说,老人平时在家不紧不慢,做些零碎的家务事,没有消停过。
老人告诉笔者,她每天早睡早起,一大早起来后还要出去走一走、转一转,下午四五点钟也要出去遛遛弯,“不走动不舒服”。
离开老人的家,碰到她的几个邻居,他们说,老人偶尔还会和她75岁的大女儿“吵架”,精神好得很,声音也大,往往是女儿让她后,“吵架”才结束。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李茂玉老人对生活总是充满希望,追求生活中的乐趣,时刻保持着微笑。她敢于直面苦难,平心静气地走出逆境,生活简朴,勤劳知足,健康了心态,延缓了衰老,长寿了身体。
□ 刘仕应/文 谭勇/图
新闻推荐
在大多数违约纠纷中,赔偿金额都是争议焦点,双方往往会为此争得面红耳赤,“零赔偿”在合同违约纠纷中可谓罕见。本期案例中,且看人民调解如何在环环相扣的析法说理中,不但及时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还...
开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开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