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开江新闻 > 正文

2018年四川工业怎么干?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 “三大变革” 引领四川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8-01-10 12:56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萍 李洋 闫新宇 鲍安华 文/图

1月9日,2018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上交出了一张漂亮的2017“工业成绩单”:预计全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快于全国、高于预期。

飘红的数据,印证出四川工业经济大船稳健前行。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开局之年,关键之年,四川工业经济如何发展?

“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要加快建成现代化经济强省,强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是要加快推进先进制造强省建设,阐释了经济强省具有发展水平高、产业体系优、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深、市场机制活、协调发展好‘六个鲜明特征\’。”会上,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表示,对照这一要求,2018年,全省经信系统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委“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四项重点工程”战略谋划,着眼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向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四川工业站上全新起点。

关键词一:“质量变革”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工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是质量第一。“质量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高质量发展空间和环境的基本保障。

“质量变革是指形成产品质量、生产质量和生活质量提升。强调经济运行质量,提升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阶段的工业发展,既要重视量的发展,更要重视质的发展。

加强“质量变革”,会议提出将继续打造“四川造”金字招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推进先进制造强省建设,打造一批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集群,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今年,省经信委将提请省委、省政府适时召开先进制造强省大会,大力实施“万千百亿工程”,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形成合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提出,2018年要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支持成都争创国家首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加大力度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先进制造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培育平台型“航空母舰”大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完善全省先进制造业体系架构,加快培育壮大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万亿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推动“质量变革”,实施产品强质工程,开展与行业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环保及节能标准对标行动,引导产业提升发展质量。开展企业“质量品牌诊断”等创新管理提质增效活动。实施“工业品牌行动计划”,推进工业品牌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

“质量变革”离不开产业升级,四川省将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出台制造业重大技术升级改造措施,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支持传统产业实施数字化制造提升,推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工程”实现重大突破,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

“质量变革”更要提升创新能力,四川省将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制定实施《汇聚创新资源推动四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产业公共创新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等七大行动,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质量变革·市州怎么做?

成都市经信委副主任郑中礼表示,2018年,成都市经信委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区,着力打造产业生态圈,加快形成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和发展新动能,推进社会信息化发展,为四川建设经济强省做出更大贡献。

德阳市经信委主任黄琦表示,2018年,德阳市经信委将坚持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并举,不断优化服务保障,加快实现工业经济“54515”目标任务,着力质量变革,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世界智造之都”。

甘孜州经信委主任李樱说,2017年甘孜州全力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有序发展电矿产业,突出抓好园区经济。 2018年,甘孜将坚持生态优先,科学有序开发清洁能源和优势矿产,统筹推进州内、州外园区建设,着力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全力培育龙头加工企业。

关键词二:“效率变革”

提升高质量发展活力

工业要高质量发展,重在效率,“效率变革”成为发展核心。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投入产出比较的竞争、效率高低的竞争。效率变革,就是要找出并填平在以往高速增长阶段被掩盖或忽视的各种低效率洼地,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一个效率和竞争力的稳固基础。”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2018年,如何推进效率变革?会议提出,四川省将实施更精准的引导政策和差异化的支持政策,开展“一地一策”“一园一策”政策研究。针对新投资重大产业项目,充分运用土地要素配置、银行贷款、环境容量等手段,着眼全省统筹协调,形成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工作新合力。开展第一、二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市、区)评估,培育县域工业新优势。

“效率变革”离不开环境与要素提升,四川省提出创新电力生产运行调节机制,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加大力度拓展省外市场,实现水电资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推动天然气转供变直供,开展铁路运输“路企”对接,拓展铁路物流大服务。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应放尽放。进一步规范流程、简化手续,将工业项目核准备案全部纳入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构建“让信息多跑路”、“备案不见面”的项目管理服务新模式,在政策、资金、要素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营造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

“效率变革”还要减轻企业负担。四川省推动出台新一轮降成本政策体系,落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细则,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理规范涉企保证金、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推动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经营性收费。组织开展“降成本”专项督查,完善举报投诉机制,定期开展降成本政策效果评估。

“效率变革”需要人才支撑。四川省推动出台《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实施细则。健全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开展“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等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评选“天府工匠”“天府名家”,组织创新型企业家、产业工人队伍、技术技能人才培训。

“效率变革”还体现在项目推进机制上,四川省将健全完善领导联系、省级部门协调、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发挥重点产业发展推进小组牵头作用,建立台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效率变革·市州怎么做?

攀枝花市经信委主任胡昱冰表示,2018年,攀枝花市经信委将精准施策稳增长,确保工业经济基本面。千方百计促转型,增添工业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特色制造业,重点推动矿山冶金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节能环保设备、新能源设备、钒钛生产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等六大产业及支撑基础材料产业,合理布局信息化、康养+、军民融合等节点产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泸州市经信委主任李霄表示,2018年,泸州市经信委将坚持“一地一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支持重点县区多拉快跑,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搬迁技改等方式做大做强。全力做优打造“最佳环境”,营造企业家干事创业氛围,优化完善政策扶持体系,着力解决好政策与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通企业发展与项目建设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的绿色通道,加强人才柔性引进,制定技术工人招引和培训实施方案,完善园区生活配套服务,切实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关键词三:“动力变革”

培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推动力,“动力变革”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动力变革是在劳动力数量和成本优势逐步减弱后,适应高质量、高效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快劳动力数量红利到质量红利的转换。”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动力变革”如何推进?会议提出,四川省要制定四川工业发展布局指引,开展分区域产业发展重点“星级”评价。成都平原经济区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引领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川南经济区加快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川东北经济区打造化工、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等特色产业基地;川西北经济区科学发展以水电为主和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产业;攀西经济区加快战略资源开发,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在重点能源基地合理布局一批绿色环保高载能项目。

“动力变革”体现在智能制造上。会议提出,四川省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加快网络强省、数字四川、智慧社会建设。围绕打造全国数字经济高地,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深入开展5G示范应用,推进成都建设国家5G试点城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链。制定《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行动。

大项目是发展活力更是动力,四川省提出,加快已开工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协调解决竣工项目投产达效“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力推动省领导联系的56个重大产业项目、省政府重点工业项目和50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及技改项目。

“动力变革”离不开融合发展,四川省不断推动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四川省“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建立健全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深入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进以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智慧旅游为重点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动力变革”要取缔落后动能,四川省制定实施《2018年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持续开展钢铁行业“三个专项行动”,巩固去产能和彻底取缔“地条钢”成果。实施钢铁、稀土等行业整合重组,推动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制定促进平板玻璃、水泥、砖瓦墙材等领域过剩产能退出和规范发展措施,进一步淘汰一批低水平生产线。

动力变革·市州怎么做?

绵阳市经信委主任韩晓清表示,绵阳市明确“一中心三基地”定位,即建成西部地区先进制造研发创新中心、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示范基地和创新驱动发展特色示范基地。提出“8862”行动,确立了到2020年全市工业总量省内排位力争实现“进三争二”的总目标,为加快建成西部先进制造强市打下坚实基础。2018年,绵阳除了突出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项目投资、军民融合、园区建设等工作重点,还将抓好企业培育工作,加快形成“千亿级企业领航,百亿级企业带动,十亿级企业支撑”的大企业大集团群体,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户以上。

自贡市经信委主任徐明远表示,2018年自贡市经信委将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企业培育为着力点,加快推进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努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促进工业提质增效。为增加发展后劲,自贡着力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晨光院有机氟产业化等产业龙头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多资源、石墨烯、西南智能终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新超越智能终端产业园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

今年四川工业和信息化工作重点任务

01

着力推进先进制造强省建设

●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

加快培育平台型“航空母舰”大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完善全省先进制造业体系架构,加快培育壮大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万亿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

培育一批新兴千亿级支柱产业。以参股方式支持市(州)建立战新产业发展基金。聚焦47个重点领域、465余类重点产品、210余项关键技术,培育5-10个产业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大力优化升级传统产业

聚焦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产业、饮料食品产业、航空与燃机产业、轨道交通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重点产业,实施“一业一策”分类培育。

02

着力推进“项目年”活动

●加快已开工项目建设

力争推进成都京东方6代AMOLED生产线、沃尔沃SPA平台乘用车整车项目、中电子8.6代液晶面板等项目投产达产,全年竣工投产项目6500个以上。加快18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力争73个竣工投产。

●加快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

全力推动省领导联系的56个重大产业项目、省政府重点工业项目和50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及技改项目。加快6大国家示范工程项目装备研制等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持续提高先进制造业投资比重。

●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

健全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制定《2018年工业及技改重点项目计划》。力争新开工工业项目6500个以上。

03

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加强发展布局引领

制定四川工业发展布局指引,开展分区域产业发展重点“星级”评价。

成都平原经济区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引领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川南经济区加快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川东北经济区打造化工、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等特色产业基地;川西北经济区科学发展以水电为主和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产业;攀西经济区加快战略资源开发,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在重点能源基地合理布局一批绿色环保高载能项目。

●强化产业政策引导

围绕产业布局优化,编制完善产业园区主导产业指导目录,实施更精准的引导政策和差异化的支持政策,开展“一地一策”“一园一策”政策研究。

●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发展

推动一批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园区加快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中德、中法、川新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推动广安(深圳)、甘眉(川粤)等合作园区建设,推进藏区“飞地园区”建设。开展省级新型智慧园区试点。

04

着力推进工业领域全面创新改革

●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工业开放合作发展

05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巩固去产能成果●着力扩大高质量产品供给●下力气扩大市场份额●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06

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

力争引进和培育重点云应用服务商10家,上云标杆企业100家,上云示范企业1000家,规模上云企业10000家。

●大力推进智能制造

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重点领域,建设100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大力推动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

07

着力加快工业绿色发展步伐

●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持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进绿色生产制造●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08

着力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强化大企业大集团培育

做大做强做优一批百亿企业集团,力争千亿企业培育实现新突破。建立“世界500强” “中国500强”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川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台账,筛选一批5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打造百亿企业后备军。

●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围绕打造行业领域“单项冠军”,加快培育一批“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 “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启动“万企双创”精准帮扶行动计划,三年遴选1万家创新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给予精准服务。

●做强人才支撑

推动出台《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实施细则。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开展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评选“天府工匠”“天府名家”。组织创新型企业家、产业工人队伍、技术技能人才培训。

09

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大力发展产业金融

力争工业融资规模达到1.2万亿元。抓好成都、绵阳产融合作国家级试点和宜宾、泸州、德阳等10个省级试点。推广应收账款融资试点经验,力争应收账款融资1100亿元。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提升工程”,推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新药首批次保险经营常态化。

●加强煤电油气和铁路运输协调

创新电力生产运行调节机制,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加大力度拓展省外市场,实现水电资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推动天然气转供变直供。开展铁路运输“路企”对接,拓展铁路物流大服务。

●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规范流程、简化手续,将工业项目核准备案全部纳入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构建“让信息多跑路”、“备案不见面”的项目管理服务新模式,在政策、资金、要素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营造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

10

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和精准脱贫

●抓工业产业扶贫

聚焦45个深度贫困县和2018年计划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制定实施工业产业扶贫2018年方案,深入推动“7+2”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工业产业扶贫资金、项目、举措等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拟安排3亿元资金支持88个贫困县工业发展,新增解决贫困地区就业人数1.2万人,新增中小微企业1200户。支持甘孜、阿坝、凉山等深度贫困地区绿色农特产品进商超。

●抓联系点扶贫帮扶

继续推进开江县扶贫帮扶,做好阆中市、道孚县定点帮扶,支持“8·8”九寨沟地震后贫困地区建设,扎实推进一批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县域工业经济发展。

●抓帮扶机制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积极探索扶贫模式,创新产业扶贫推进机制。扎实开展工业产业扶贫“县建台账”,做好“精准到户、统计到村、县建台账、省级汇总”工作,进一步提高扶贫实效,增强造血机能,助推脱贫致富。

11

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深入推进直属单位改革发展

新闻推荐

村民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记市人大代表栾道云

——记市人大代表栾道云

开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开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18年四川工业怎么干?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 “三大变革” 引领四川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