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开江新闻 > 正文

“空壳村”有了“钱袋子”

来源:达州日报 2017-12-11 10:26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第一版)

目前,10个试点村大胆探索改革发展模式,扎实开展产业基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条延伸等“七大专项行动”,全面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已建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示范引领试验基地2个,为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样板。

“集体的收益不只是用来发展产业,跳舞的音响系统也是由它购买的。”走进黄泥塝新村聚居点,一排排“小洋楼”整齐地镶嵌在绿水青山之中,显得格外迷人,广场上的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

方法引路

“空壳村”敲开“幸福门”

拥有集体经济的梦想实现了,就要做到“既富口袋又富生态”。

有着“七山微水三分田”之称的开江,是“中国油橄榄之乡”和“中国西部银杏之乡”,在重点发展橄榄、银杏“两棵树”过程中,已建成集产业、生态、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为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为了产业致富兴县的样板示范。

近年来,开江又先后筹措资金1.65亿元,大手笔布局3.5万亩“稻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示范区,将有机水稻与虾、蟹、泥鳅、鱼、牛、水果、蔬菜等产业进行套养、套种,将农业产业结构由“平面式”向“立体式”转变,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靖安乡竹溪村曾经的水稻种植亩产值不到1500元,还得依靠化肥、农药维持产量,每亩纯利不足200元。在其实施“稻田+”产业模式“变革”后,今年已成效初显,绿色生态的“鱼蛙香米”飙升至20元/公斤,按400公斤/亩的最低产量计算,亩产值达0.8万元,加之套养的水产品收益,亩产值约1.5万元,真正实现了亩产“千斤粮、万元钱”目标。

□文/图 马骏 特约记者 何努

新闻推荐

达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精彩呈现

四川经济日报达州讯(记者王晓英文/图)11月28日,达州市2017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服务活动暨“百卉绽放新时代”文艺演出在开江县广福镇广福中学举行。由省曲艺研究院选送的小品、相声、...

开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开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空壳村”有了“钱袋子”)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