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开江新闻 > 正文

乡恋画屏,为什么这么美?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6-11-24 10:20   https://www.yybnet.net/

正在看书的何世进。

何世进给学生们辅导写作。

本月,患过脑梗塞、年近八旬的开江老作家何世进又出新书。33年来他共创作近700万字文学作品,扶持上百位文艺新人——

□本报记者 张立峰

11月15日,记者采访77岁的老作家何世进的时候,找他的电话,此起彼伏。

“对不起对不起,”接完一个电话,何世进连声抱歉:“刚才这个电话,是著名作家傅恒打来的。他祝贺我的新书出版,希望我保重身体,继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傅老师是省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对我们基层文学工作者特别关心和支持,他本人曾来过我们开江4次,辅导我们的基层作者。”

正要回答记者的提问,又一个电话打进来了,来电者是开江县委副书记袁勇:“何老,祝贺你又出新书了。另外,您身体好点了吗?一定要注意休息呀。本周六的作品研讨会我一定来。”袁勇副书记的电话让何世进感到十分欣慰。

傅恒和袁勇所说的新书,是何世进今年11月刚刚出版的自传体作品《求索》。

其实就在去年的10月,何世进刚刚才出版了48万字的《何世进文学作品选》。这样的创作节奏,正当盛年的写作者都难以做到,年近八旬、且十多年前就遭遇过脑梗塞、行动十分不便的何世进做到了,难怪所有的祝贺电话都要请求何世进保重身体。

从一名乡村教师做起,到专职文学创作者,即便患病卧床也要坚持创作,何世进用33年的时间完成了近700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了近20部个人著作,发表了600多篇作品。通过采访,这位基层文艺工作者的放歌山野、服务苍生的“乡恋画屏”(《乡恋画屏》为何世进的一部长篇小说书名),在记者眼中徐徐展开。

结缘文学初中立志当作家

何世进出生于1939年。那一年他的父亲何成均在陕西省城固县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攻读。陪读的母亲曾宪春于当年生下了何世进。1岁多的时候,一场意外夺走了父亲的生命,这给了全家沉重的打击。父亲走后,母亲带着何世进回到了老家开江县,由祖父何杰夫代为照看。

“最早接触文学是在我两三岁的时候,祖父算是我的文学启蒙人。”何世进告诉记者,从小祖父对他的要求十分严格,两岁的时候就让他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等书籍。等到再大一点的时候则要求他诵读《论语》、《大学》、《中庸》等传统国学。

“如果达不到他的标准就会挨骂,甚至挨打。”回想起儿时,何世进有些感慨,既感慨爷爷的严厉,也感慨自己的幸运,让他出生在了一个书香世家。

上小学时,何世进从说书人那里买来了一本 《水浒传》,对其着了迷。家里用一斗米换来的《绣相三国演义》也成了何世进最喜欢的读物。渐渐地,何世进的“专有书籍”越来越多。到了中学,何世进开始看 《暴风骤雨》、《新儿女英雄传》等作品。“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了我强烈的震撼,也让我树立了人生的梦想:当一名作家。”何世进说。

在那个书籍并未“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年代,找书看成了何世进中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1岁时,何世进的母亲虽被调到平昌县教书,但姨妈、姨夫坚持为何世进买书,尤其是姨夫买来的《鲁迅自选集》、《郁达夫自选集》、《梦里的微笑》、《艾青诗选》、《创造学刊》等书刊奠定了何世进的文学基础。

弃教从文潜心创作33年

1956年,热爱文学的何世进考入了四川师范学院 (现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那年学院刚从南充迁到成都,条件甚是艰苦,何世进甚至有了回校重考的想法。

“不过那时川师的图书馆有很多书籍,瞬间改变了我重读的想法。”在四川师范学院读书期间,何世进除了饱览群书,还尝试投稿。虽然大多数作品都石沉大海,但他却坚持创作,从未停笔。

1960年大学毕业后,何世进被分配到开江县师范学校,担任语文教师。1962年8月,何世进又被调往当地的任市中学。到了1978年3月,何世进又被调到开江中学任教,一直到1983年。

何世进坦言,即便是在忙碌的教学生涯里,他仍没有停笔。1982年完成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阳雀声声》在《四川日报》发表,并很快被《新华文摘》转载。这份成功对何世进来说特别重要。“这是对我坚持文学梦想的鼓励和鞭策。”从那以后,何世进对自己的作品越发有信心。

1983年7月,何世进被调到开江县文教局,开始进行专门的文学创作。

“时光飞逝如流水,到今年已经有33年了。”何世进感慨地说,这33年没有虚度。

细数何世进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创作速度和质量都是惊人的。

1984年他与同事郑本亮共同创作的达县现代川剧 《枫木垭的年轻人》剧本获得当年达县地区文学创作二等奖,并在《戏剧家》杂志上发表;1992年,再次和郑本亮共同完成长篇小说《巴蜀风云》;1994年,何世进出版长篇小说 《白色诱惑》;1996年,何世进出版40多万字的纯文学作品 《激情山水》,发行数量高达6万册;1997年,何世进出版了长篇爱情小说 《相思泪伴》;1998年,何世进的《激情山水》获得巴渠文艺奖;1999年及随后几年完成《路翎传》,以及30多万字的《吴宓的情感世界》;2001年,何世进创作了长篇小说 《乡恋画屏》;2002年,长篇小说《芳草天涯》获得全国牡丹杯文学创作一等奖;2004年,长篇小说《多欲年华》完成……

2008年9月,央视在做关于吴宓的节目时,专门赶到何世进家中采访他的 《吴宓的情感世界》。2011年,何世进开始创作《吴宓的后半生》,这部40多万字的作品于2013年出版。

2015年,48万字的《何世进文学作品选》出版,而他的自传《求索》也于今年完成。

“这些年我大概写了近700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了近20部个人著作,发表了600多篇作品。我凭着自身的努力,算是把儿时的作家梦给圆了。”提起自己的成就,何世进很欣慰。

不遗余力推广“作家之乡”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江出现了全国都很有影响的著名作家田雁宁、张建华,加上固守本土的何世进、王锡才、郑本亮等,开江的文学地位引人注目,“作家之乡”的美誉也不胫而走。但是在他们之后,创作出现了断裂层。所以除了自身的文学创作以外,何世进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把基层文艺创作队伍带起来。1998年12月,达州市作家协会成立,何世进被推选为副主席。1999年6月,开江县作家协会成立,何世进当选为主席。

“付出最多心血的就是县作协。”在何世进的推动下,100多位作家加入到协会中来。胡有琪、贾载明、唐禄清、林佐成、冉文波、陈自川、何云帆等脱颖而出,成为了新一批文学人才。其中,何世进所带1975级学生戚辉中、曾庆固两人就完成了近25万字的文学作品。

此外,何世进还创办了《开江作家报》,这份没有任何财政资助的报纸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资助,成了当时文学青年的必读品。

为了推广开江文学,何世进还指导、推荐学生们在《四川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了多篇作品,之后更是在刊物内推出开江专辑,专发开江县本土文学作品。到了后来,何世进更是把家乡推广工作“推”到了全国。2007年,何世进带着数名开江作家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性的文学盛会,让开江文学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让各地文学青年领略到了开江文学的风采。“但目前开江县‘作家之乡\’这个品牌还不够强,我仍旧有很多事情可以办。”何世进说。

文学发展,培养下一代至关重要,这是何世进一直以来的观点。在何世进的倡议、关心和指导下,开江县内先后创办了10多个校园文学社。其中,开江中学“新星文学社”最为知名。进校园开文学讲座,已成为何世进的“日常工作”。如何培养文学少年?何世进认为,做文先做人,人品和文品缺一不可。此外,一旦发现文学苗子,何世进一定会尽全力培养,无论其出身、家境怎样。吴纯友曾接受何世进帮助长达8年之久。“我那时候家里条件很差,何老师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我现在能在报社工作,成为一名记者,何老师功劳最大。”吴纯友告诉记者说。

笑对病魔选择笔耕不止

2005年10月21日,何世进做了胆结石手术。因注射了过多的止血针刺激到了神经,随即引发了脑梗塞,导致何世进左手、左脚僵硬,走路十分不便。

“只要静止2个小时,我的左手和左脚就动弹不得了,必须要保持锻炼。”何世进告诉记者,11年来,他行动需要靠人搀扶,连吃药带打针,目前何世进已经花去了十多万元。

患病后,何世进的爱人、女儿和儿子都建议他以休息为重,小儿子何晓苇更是把老人接到了他所在的乐山师范学院进行疗养,一边上班一边照看父亲。可是,病魔并没有打倒何世进。这期间,何世进的文学创作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成了他治疗疾病,调节情绪,缓解压力,陶冶情操的方法。

“疾病固然让人痛苦,但这不能阻碍我读书和创作。”何世进告诉记者,他现在坚持每天看书5小时,中途休息时就下楼走路,利用户外器材锻炼身体。近五年来,何世进写了5部作品,成功出版了4部:《吴宓的情感世界》、《吴宓的后半生》、《何世进文学作品选》、《求索》等作品得到了文学界和读者们的高度称赞。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正值国家扶贫攻坚时期,何世进又开始探索起了 “扶贫创作”。“脱贫奔康是大事,文学作品得跟上。”在何世进的帮助下,开江中学教师王晓蓉正在创作一部扶贫小说,讲述扶贫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小说内容很好,希望这部扶贫小说能够在刊物上发表。”

“文学是我一生的追求,是我的挚爱,我会一直写到生命的尽头。”何世进说。

(何世进供图)

新闻推荐

省经信委召开驻村干部工作座谈会

(记者何金委)10月21日,省经信委在开江县召开驻村干部工作座谈会,省经信委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冯锦花、省经信委人事处处长周海琦、开江县委副书记郑学奇,开江县委组织部、省经信委和川煤集团驻...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乡恋画屏,为什么这么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