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谭别林文/图
从法律知识一片空白到成为群众心中的“土专家”,李冀花了足足二十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作为开江县新太乡副乡长兼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副主任,李冀二十年来始终如一日工作在基层,战斗在法治一线,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法治工作,让法治之花绽放在新太乡每一个角落。
2001年9月,李冀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2010年3月被评为开江县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个人”;2015年12月被开江县委授予开江县2015年度“法治之星”……20年学法
“文盲”变“土专家”
1995年,毕业于四川纺织专科学校的李冀放弃县城丝厂工作,自愿来到新太乡锻炼。当地乡党委政府考虑到李冀人年轻、文化水平高,是当时唯一的专科生,就安排他担任了司法助理员。
从没有学过法律的李冀备感“压力山大”。李冀自我加压,通过从书本和媒体上学,从同志中学、从司法实践中学等方式,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为了提高学习效果,他坚持养成作读书笔记的习惯,下班后回到家,就一头扎进《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土地法》《物权法》《劳动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与农村挂钩的法律法规书籍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他主动向同事和律师请教,共同探讨法律方面内容和案例,直到理解透彻为止。长年累月下来,他的笔记本就有二十多本。
为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他还不间断地购买数百本《中国法学》《法律与生活》等报刊,身边的法律书也有几十本。同事们常常说:“只要是国家出台的法律,老李手里一部都不少!”在学习的同时,他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指导实践,同时,加强调查研究,积极主动思考,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年的努力学习,极大地丰富了他自己的法律知识,具备了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全乡干部群众纷纷赞誉他为法律“百事通”和“土专家”。
20年宣传
群众信“访”变信“法”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乡司法所职责之一,从普法方案的制定到普法工作的开展,李冀始终处于工作第一线。“我乡群众大多数居住在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差,法治意识较为淡薄,要么违法违规,要么信访不信法!”作为农民的儿子,李冀心里十分难受。为了让山区的乡亲们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惠农政策,他进村组、到田间、入农户开展宣传工作。一次,他到翰林村宣讲《人口与计生条例》,半路下起大雨,他被迫不得不穿着胶鞋继续前行。泥泞的道路,让他寸步难行、举步维艰。最后当他到达村办公室时,全身已被淋湿,裤管上全是稀泥,鞋也掉了一只。村民见此非常感动,纷纷将自家鞋和衣服送给他穿。这是他二十多年法治宣传的一个缩影,为了宣传法律,他穿烂了50多双鞋,走遍了全乡5个村、1个社区的52个居民小组,很多农民家里都有他的身影,每个村组院落都有他的足迹。
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他“就地取材”,利用乡文化站办公场所建立法治夜校,开办法制文化大讲堂、法治培训班,聘请了开江法制教师、知名律师到新太乡以案说法,对全乡的群众、乡村干部、法律明白人等进行法律 培训。注重普法网络的培植,扩大法制宣传教育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乡、村(居)、组三级普法宣传网络,并采用院坝会、学习讨论会、群众会等多种方式,开展法制文化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有近万人受到了普法教育。他还把《宪法》《民法》《劳动法》《外出务工人员须知》等常用的法律知识读本编写成通俗易懂的“三字经”“七字诀”,印制成册和宣传页,发放到村民和企业职工手中,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持续性的宣传,让该乡个访、集访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0年耕耘
“问题”村变“先进”村
1998年初,李冀担任了龙形山村驻村干部。龙形山村是新太乡最远的一个村,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干群关系十分紧张,是该乡有名的后进村。面对这种情况,李冀没有退却。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扎根农村干一番事业,让龙形山村在不久的将来变得更加和谐、平安、稳定、富裕。
为了安心干好工作,李冀主动将铺盖搬到村办公室。白天,他与村干部一道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晚上,他则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他整整花了1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近10平方公里,摸清了全村情况,找到了问题症结:村务不公开,信息不畅通,工作机制不健全。找到问题就找到了解决方法,李冀将《宪法》第111条明确提出的“村民自治”工作,讲解给村支两委干部,得到了他们大力支持。1998年3月28日,龙行山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新太乡龙形山村村民自治章程》,率先在全乡推行村民自治。
龙形山村的堰塘较少,抗旱用水矛盾很大。李冀决心带领本村群众把该村一个淤塞已久的堰塘改造成蓄水池。经测算,建一个蓄水面积30亩的蓄水池,基本能满足附近几个组农户、500亩农田的灌溉需要,但开挖水池的资金需 5万多元,如何筹集资金成了一大困难。最后经村民代表议事会研究后决定:蓄水池挖成后,拍卖20
年的水面 养殖经营权最少可收承包费4万元,再加上县级部门专项补贴,足够支付基本费用,于是一口“当家堰”没要群众出一分钱,很快就修成了,并在次年抗旱时发挥了重大作用。为解决村民的致富问题,李冀瞄准银杏良好的发展前景,主持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制定了《发展银杏产业的决定》,并成立了银杏协会,制定了协会章程。针对群众反映的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他积极向乡党委政府反映情况,并向县委农办、县农业局等部门求援,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银杏种苗公司多次磋商,达成了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技术培训、免费帮助销售的协议。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太乡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银杏之乡”,为附近村民年均增收达到700多元。
通过一系列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举措,建立健全村务管理、重大事项公开等制度,进一步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增强了村干部战斗力和执行力,提高了全村经济收入。1999年,该村年终目标考核跃居全乡第一。“虽然他已不在龙形山驻村了,但我们还是习惯了去麻烦他,这么多年来,他从不拒绝。”村民王万才如是说。
20年调解
融洽党群鱼水情
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是地方繁荣的基础,李冀充分发挥自己的司法助理员的职能作用,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和民事调解工作。
看到村民因干旱缺水问题情绪不够稳定时,他就主动讲解水情,平息因浇水引发的各类矛盾。有一次,李冀在调解一起土地纠纷时,被一蛮横的当事人一拳打入水沟,尖硬的石头划破了他的臂膀,当他带着浑身的泥水与血水回到家时,妻子心疼得直掉泪,他却笑着说:“只要能息事宁人,我受点委屈又何妨?”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由于他的热心、爱心、耐心,细心,使多少即将破碎的家
庭又拥有了幸福,即将激化的矛盾得到了化解。也正是他的辛勤付出,为全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村民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度和理解度,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20年积累
创新推广“三人矛调小组”
2010年,李冀担任副乡长,分管依法治乡、矛盾纠纷大调解、信访、维稳、综治工作。面对难题,李冀主动深入各村(社区),对全乡近3年来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进行归纳汇总,梳理出家庭纠纷、种粮直补、土地纠纷、企民纠纷、干群矛盾等5大类,建立了问题台账。同时,他率先认领部分解决难度大的信访问题,限期解决、限期落实。在他的影响下,各村社干部干劲十足,纷纷主动深入信访户、纠纷户家中解决问题。
为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李冀决定发挥村社干部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消除在萌芽状态,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通过长久思考,李冀脑海中谋划了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机构”的雏形。
他立即将想法向乡党委政府汇报,得到了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召开了党委班子会议商量,最终形成了“三人四级调处机制”。“三人”即在全乡52个社都建立由社长、法律明白人和村民代表三个人组成的“三人矛调小组”,重点摸清基层情况、化解矛盾纠纷;“四级”为自下而上将排查化解触角延伸到户、组、村、乡等四级的调处机制。
2011年,44岁的龙行山村12社村民吴显坤因在外承包工程,出现资金链断裂,欠下一大笔债。落魄回到老家后,债主三天两头讨债,还砸坏了家中的锅碗瓢盆。李冀和该社“三人矛调小组”成员知道情况后,多次走访债主和吴显坤,详细了解事情缘由,积极做好多方工作。一方面,他和“三人矛调小组”成员一道和债主谈心,讲明其行为违法,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刑事责任;讲明帮助吴显坤发展产业致富,他才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同时,李冀积极帮助吴显坤想致富之策,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承包了1300亩的银杏育苗基地,大力发展银杏采叶园、银杏风景园和林下跑山鸡。2014年,吴显坤仅采叶和育苗两项收入就达到40万元以上。现已偿还债务的吴显坤逢人便说:“多亏李乡长帮助了我,不然我还会被债主追着过贫穷日子。”
近年来,新太乡通过大力实施“三人四级矛调机制”,全乡村组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党风廉政满意度公开测评成绩高居全县首位。仅2014年,该乡开展矛盾纠纷调解1200余次,排查隐患350余起,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95%。同时,2016年,“三人四级矛调机制”得到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好评,并以县委文件形式在开江全面推广。
新闻推荐
10月19日晚,开江县甘棠镇白杨社区的唐家大院里,人声鼎沸,歌声、鼓声、喝彩声,声声入耳……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享受“文化盛宴”——一场由当地老人自办的“爱在重阳”系列活动在此举行。“如今生活条...
开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开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