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初冬的阳光筛进开江县实验小学四年级五班的教室,50多个娃娃同国学老师一道深情并茂地朗读着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那摇头晃脑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其沉醉于诗词意境的场景,又让人感动万分。
近年来,开江县委县政府始终执著于“书香开江”的建设。今年端午节前夕,县委县政府在开江中学举行了盛大的国学大讲堂启动仪式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自那以后,久被漠视的传统国学教育像山间的菊花,盛开在全县每一所学校,绽放出沁人心脾的墨香。
实验小学将“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板块,除了积极探索古诗文教学改革,还给每位学生印制了一本精致的《弟子规》口袋书。每周三,学校利用校园电视台给全校师生播放《弟子规》视频,学生们在喜闻乐见的动画中接受教育,激发诵读的主动性。“传承经典文化,滋养生命成长。诗文诵读内储修养,学《弟子规》外修于行,两者结合,促使学生身心健康、个性阳光、品性优秀、学有所长。”校长罗章洵对传统国学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
新宁镇一小将大课堂与小课堂相结合,把国学教育内容引入各科课堂教学。古典名题丰富数学课堂,剪纸艺术、国画绽放于美术课堂,中华武术纳入体育课程,音乐课上加入古诗新唱,语文课堂注重唐诗宋词的鉴赏。同时,将传统国学教育延伸至学生的生活,通过开展“我为妈妈洗次脚”、“我为父母过生日”、“读经典的书,写感恩童谣”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孝善美德。
不仅仅是城区学校,乡镇学校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各出奇招,探索出了传统国学教育一条又一条新路子。
长田乡中心小学地处偏远,在校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基础设施薄弱。学校克服重重困难,编印了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的校本教材《每周一诗》,坚持开展“每周一诗”校园文化活动,分年级诵读《每周一诗》校本教材必学和选学诗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和生活习惯。
庄严的孔子塑像矗立在甘棠初中的校门口,每天接受着广大师生的注目礼。甘棠初中着力营建富有特色的海棠文化,在传统国学教育的探索路上,特别注重学生尊老孝亲、爱家爱乡爱国的教育。有一个所谓的“问题学生”,家长慕名送至甘棠初中。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学习,学生不但学习上进,而且每周回家主动做家务,给生病的奶奶洗脸洗脚。这让学生的父亲感动之余,跑到学校同学校领导探讨究竟用了什么“仙丹妙药”,使孩子有了如此大的转变。“注重小细节,成就大人生。”校长向文祥说,“我们农村学校没有高大上的追求,但我们力求让每一个娃娃有一个健康的人生起点。”
永兴中学更是有奇招,探索出了寓传统国学教育于手工制作的特色素质教育道路。在手工制作教学的过程中,一是把德育与手工教学相结合,教师的每堂手工课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主题,二是将梅兰竹菊、文人墨宝等传统文化结合,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开江县还全力整合社会人文资源,组织专家到学校、到社区开展国学讲座,讲授传统国学经典,匡正社区居民的行为规范。新宁镇橄榄社区每个月组织开展7个晚上的国学讲座。授课者用浅显风趣的语言,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解着家庭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邻里关系、家和国的关系,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
“开展国学教育活动,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县委县政府着眼长远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建设一个有文化的开江,有道德的开江,处处充满善良和正义的开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龙德对国学教育活动有着深远的希冀。 ·王万斌 肖时海 本报记者 何南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开江县消防大队针对一超市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逾期未整改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11月24日,开江县消防大队检查人员在对开江县甘棠镇天子街的一家名为“江民超市”的商家进行检查时...
开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开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