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开江新闻 > 正文

两兄弟患白血病 外婆“卖血”凑钱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4-11-19 10:06   https://www.yybnet.net/

达州市开江县甘棠镇的罗女士遭遇接连打击:两个儿子相继患上白血病;丈夫2年前就“失联”;她也患有乳腺癌。身为人母,罗女士没放弃,虽然她一直重复着“交钱,借钱,交钱,再借钱……”

罗女士的母亲更伟大:60多岁老人每月去血站献血两次,一次补贴200元,先后拿出1万多元凑药费。“看着那本献血本上密密麻麻的献血记录,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痛。”

坚强的母亲

两兄弟都患白血病“一个都不放弃”

18日,记者来到达州市中心医院血液科,见到了罗女士7岁的大儿子大龙(化名),他皮肤略显暗黄,蓝色口罩上一双小眼睛清澈明亮。守在病床上的罗女士告诉记者,3岁的小儿子小龙(化名)也刚查出患有白血病,现在在爷爷奶奶家。

罗女士说,4年前大龙患上白血病,她就一直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当时我和大龙的爸爸在重庆打工,得知孩子突然嘴巴、鼻子不停流血,就赶了回来。一检查竟然是白血病。”事实上,今年31岁的罗女士乳腺也检查出三级癌变,但在重庆打工的丈夫龙思军选择了一去不回。“两年没回过家了,大龙住院也一次没来看过,”谈到丈夫,罗女士显得很无奈,“我感觉他也是无力负担想逃避。”

治疗大龙的白血病,最好的办法是骨髓移植。去年医生告诉她,骨髓移植至少需要30万元,可罗女士没工作,这对她来说就是天文数字。“只能去借啊,去年带着亲戚们凑的十几万和全部家底去了重庆做化疗,交钱,借钱,交钱,再借钱……”罗女士说,好不容易撑到现在钱已所剩无几,但小龙又病了,“我不愿意放弃他们任何一个,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伟大的外婆

每月献血2次凑1万元药费

大龙、小龙的外婆,今年60岁,是达州开江县甘棠镇普通农民,靠种点菜维持生计。“外婆生活过得紧巴,可孩子生病后,她总时不时地拿钱给我。我不知道这些钱怎么来的,问她也不肯说。”罗女士说,她根本没想到,自己的母亲为了孩子们付出这么多。

一次回娘家,罗女士看母亲脸色特别差,向邻居打听才知道,她竟偷偷到开江“卖血”:从2011年3月开始,花甲老人跑到当地血站至少每月献血两次,每次补贴200元左右,积攒起1万多元给孙儿治病。“看着那本献血本上密密麻麻的献血记录,还有我妈递给我的她用血换来的钱,我真的…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痛。”罗女士说,老人还时时打电话关心大龙小龙,告诉他们要听妈妈的话,要乖、要好好治病……

可爱的孩子

“妈妈别哭,我们去街上跪着乞讨”

“你最喜欢谁呀?”当记者这样问时,大龙回答:“最喜欢外婆,因为外婆不会打我、骂我、不会像其他人一样不和我玩。”

罗女士告诉记者,大龙、小龙都懂事听话。“上次医生来催我们交医药费,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在大龙面前哭了,大龙反而来安慰我,他说‘妈妈你别哭,我们像别人那样一起去街上跪着乞讨,别人不相信你,总会相信我们小孩子吧!\’”罗女士眼睛红红地说,孩子越懂事,越是害怕失去他。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张骥 实习生谢艳茹

新闻推荐

损害群众利益 清退不符低保条件6148人

违规吃低保、农网改造乱收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党员干部利用婚丧喜庆等事宜借机敛财、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打牌赌博、乡镇干部“走读”等问题都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查处侵害群众利...

开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开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两兄弟患白血病 外婆“卖血”凑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