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江龙
核心
提示
渴!渴!
马号村小学地处海拔800米高的山上。当地常年缺水,饮水比较困难。代课老师黄承寿说,孩子们渴得实在不行了,有时就会到学校附近的农田里或水凼中舀水来喝
查!查!
关于“村干部蓄水池上建房问题”,开江县国土资源局执法人员已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待调查核实后,将按规定进行处理
近日,在达州网络论坛上,出现一篇名为《建房强占蓄水池,山区学校闹水荒》的帖子,引起社会和广大网友的关注。
该帖子反映:位于开江县甘棠镇的马号村小学,30多名山村学生出现饮水困难的状况。该村一名村干部为了修房,强行占用了专供学校取水的蓄水池。为了解渴,孩子们有时甚至在学校周围的稻田舀水喝。
代课老师:
村干部修房强占蓄水池
马号村小学地处海拔800米高的山上。当地常年缺水,饮水比较困难。“现在学校有3名代课老师,还有30多名留守学生。”昨日,马号村小学代课老师黄承寿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该校学生饮水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学校本来有专门的蓄水池,但是被村干部修房子强行占用了。”黄承寿介绍,大约3年前,学校在当地村委的积极争取下,在当地党委政府及水务局的支持下,投资数万元在离学校1公里以外的山上寻找到了一个水源,修建了一个约50立方米的蓄水池,解决了学校的吃水难问题。
“可好景不长,到了2011年,当地一村社干部在蓄水池上面强行修建起了一座4间两楼一底的房子,并弄断了蓄水池通往学校的水管,断了学校的水源。”黄承寿表示。
口渴学生:
有时到农田里舀水喝
“学生娃儿一直吃不上干净水,真的很心疼。”黄承寿介绍,两年多来,学校缺少干净的饮用水源,学生们只好四处找水喝,有的娃娃自带水喝。
“学校附近的村民家中虽然有水井,但是这么多学生,根本不够用。”黄承寿说,孩子们渴得实在不行了,有时就会到学校附近的农田里或水凼中舀水来喝。因为这些水不太干净,真怕这些娃儿喝了出问题。
为了解决学生的饮水问题,学校老师多次向村上、上级中心学校以及当地党委政府反映,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黄承寿说,该村干部把房子修在蓄水池上,多次协调也没有结果。“实在没得办法了,我们才在网上发了帖子,希望得到政府的重视,能够解决孩子们的饮水问题。”
当事人回应
村干部:蓄水池修在我的自留地
昨日下午,在甘棠镇政府纪委办公室,村干部黄远虎正在接受纪委调查。黄远虎告诉记者,他今年70岁,在村里当了10余年村干部,自己没有强行占用学校使用的蓄水池。“政府修建这个蓄水池就是在我家自留地上修的,当初我也是无偿提供出来的。”
黄远虎认为,修房是在蓄水池上方修建的,没有破坏其使用功能,仍然可以蓄水。他解释称,蓄水池通往学校的管道是被路过的车辆压坏的。黄远虎说,当地缺水,蓄水池投用后,他也经常从附近的一个水井里面放水到蓄水池中;有时候管道不通,还帮忙疏通。自从管道坏了以后,他称自己没有接到学校的反映,并不知道缺水的情况。
当地调查
水少 失修 建房 蓄水池无法正常供水
甘棠镇纪委刘书记介绍,当网上出现《甘棠镇马号村小学师生吃水难》的帖文后,开江县县委、县政府于9月18日上午组织甘棠镇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县水利局、县国土局等部门召开了联席会,并到现场办公,专题研究,限期解决学校师生饮水困难等问题。
经查,甘棠镇马号村7组农村饮水工程系县水务局2009年8月修建,解决了马号村小学校和该组8户农户饮水困难问题。因水源地水流量大幅减少,蓄水池水管年久失修,加之该社农户黄远虎在蓄水池上方建房等因素影响,该饮水工程已无法正常供水。
为彻底解决该校师生饮水困难问题,决定为该校重新修建一口饮水井。当日,聘请专业打井队伍实地考察,确定了饮水打井地点。因时值中秋节,决定于9月24日动工,力争3~5天完工,并为师生开始输送饮用水。
刘书记介绍,关于反映村干部蓄水池上建房的问题,已由县国土资源局执法人员对该房屋进行了现场调查取证,待调查核实后,将按规定进行处理。“如果存在违规违纪,我们绝不姑息,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新闻推荐
成都商报讯(陈歌记者江龙)自从去年在一块田里挖出乌木后,开江县任市、甘棠、长岭等乡镇的田间地头出现了大量的挖掘机,天天在田里挖掘乌木。伴随着大量乌木的出土,开江县周边县市乃至全国各地的商人蜂...
开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