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10月24日,在大竹县稻渔综合种养现代农业园区科技楼里,技术专家张克磊通过智慧农业系统,实时监控着园区内3万亩稻虾基地。
“你可别小看这片平静的水面,这个基地每亩可产成虾300斤、3厘米虾苗100斤、1厘米虾苗1万尾、优质水稻1000斤,综合产值能达到10700元。”张克磊向记者介绍,马上有一批虾苗将发往海南。
这个稻虾基地,被业内视为四川省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探索中的先进示范。那这种农业绿色转型路上的探索,是怎么样一步一步从传统的稻田养鱼,变为如今先进的样子的呢?记者采访了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徐富贤。
东汉末年就有了
具有2000多年历史
如果我告诉你,稻田综合种养并不是近代产物,而是在2000多年前就存在的,你是不是会大吃一惊?
据史料记载,广都县(今双流境)“有渔田之饶”,“巴蜀广汉……民食鱼稻”。东汉末年的曹操也曾说“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说明至少在东汉时期的成都平原就已经充分利用稻田,因地制宜开始了稻田养鱼业,这是目前所知我国有关稻田人工养鱼的最早记载。
徐富贤告诉记者,我国稻田养鱼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传统稻田养鱼、稻田养鱼探索发展、现代稻田养鱼三大阶段。上文提到的东汉末年至新中国建立前,都属于传统稻田养鱼时期;新中国建立后至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稻田养鱼模式才开始得到新的探索发展;今天,我们迎来了现代稻田养鱼阶段。
在徐富贤看来,拥有悠久历史的稻田养鱼,不仅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收益大的产业,而且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同步增长的效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主稻还是主渔?
共生关系也在变化
稻鱼共生种养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发展阶段,稻-鱼共生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
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国的稻鱼共生种养模式中,以稻田生产为主要产业,养鱼产业为辅助产业,所以那时常有“亩产千斤稻、百斤鱼、万斤萍”的说法。
从2000年至2015年,稻田中原本是辅助产业的养鱼产业“反客为主”,成了主导产业,这个阶段水稻田的产量,可以达到亩产稻 300 至 500斤、亩产鱼 500 斤以上的水平,弃稻养鱼的现象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
从 2015 年开始,我国迎来稻鱼并重的新时代,普遍要求鱼沟、鱼凼面积控制在15%以内,撤除养鱼稻田的增氧。这个阶段,各种稻田综合种养创新模式涌现,不仅有稻-鱼,还有稻-虾、稻-鳖、稻-鸭等模式,依托全国新时代农民的智慧,在各地多点开花。
绿水青山
需要稻田养鱼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金句,不仅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揭示了稻田养鱼模式发展广阔的前景。
一方面,国家已禁止在江河、水库、塘堰开展对水质有较大污染的网箱养鱼,通过稻田养鱼补充鱼生产量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我国已经研究出越来越多的先进稻田养鱼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为稻田养鱼提供存续动力。
徐富贤告诉记者,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专家团队历时多年展开技术研究与实地试验,发现在标准稻田工程设计与稻鱼共栖技术下,可实现稻谷亩产500-550公斤、亩产成鱼60-80公斤,即在稳定稻谷产量情况下,每亩提高稻田收入600元左右。
该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因稻鱼共栖,鱼产生的排泄物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与只种水稻的稻田相比,每亩可减少氮投入2-3公斤,因此,不会对土壤结构与稻田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如何做好相关技术培训,并建立好水产品养殖种苗繁殖基地,将是我们下一阶段需要思考的课题。”徐富贤表示,今后,还将在我国农业绿色转型中,贡献更多力量。
新闻推荐
近年来,牌坊乡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在共学互促中筑牢民族团结...
大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