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达州 今日万源 今日宣汉 今日开江 今日大竹 今日渠县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今日大竹 > 正文

大竹:扶贫产业助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来源:达州日报 2020-08-12 09:3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8月9日,大竹县八渡乡天池村4组脱贫群众谷运平早早地来到梨园里忙着采摘、装箱、过秤……虽然非常忙碌,但他仍情不自禁地向记者吐露心声:“本地产业兴旺就是好!今年我们在家门口照样挣工资,一个人一年少说也能挣一万多块钱。”

“我们按照县上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引导脱贫群众通过自主发展产业、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基地务工等方式全力增收。”八渡乡天池村党支部书记唐文明告诉记者,经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村已发展蜜本南瓜2000亩、辣椒500亩、西瓜1000亩、梨子800亩、九叶青花椒1000亩、核桃500亩,这些都是村里脱贫户增收的保障。

精准脱贫,产业扶贫是支撑。在大竹县,像八渡乡这样依靠扶贫产业实现增收目标的乡镇还有很多。为巩固脱贫成效、提升后续发展能力,大竹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持续以种养结合、以短养长模式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业主+农户”等方式与贫困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全力确保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致富。

2020年,大竹县苎麻、糯稻、香椿、白茶、中药材以及特色蔬果等种植面积达71.5万亩。335户易地扶贫搬迁户通过流转土地633.9亩,实现收益25.3万元;31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利用土地资源、小额信贷资金等入股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实现收益21.12万元。

“我家栽了1.1亩海椒,我又在村上的海椒基地上班每天挣50元,一个月能挣1000元左右,加上流转土地等其他收入,一年能挣1.2万元。”提起每年的收入,童家镇天星寨村2组已脱贫群众杨启英喜笑颜开。

在高明镇同心村的一片荷塘里,已脱贫群众李贵英正穿梭在荷叶之中,娴熟地摘下一个个莲蓬。看着李贵英忙碌的身影,村党支部书记汤继尧告诉记者:“她是个聋哑残疾人,外面的工厂老板都不愿意要她。现在,她把2亩土地流转出去,每亩年租金300元,到基地打零工每天可挣80元左右,一年能干4个月左右,可增收约5000元。不仅能照顾到家,还能挣着钱。现在,实现群众稳定增收不再是难事。”

据了解,大竹县还着力优先匹配涉农项目资金,支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创新经营模式,拓宽增收渠道。仅今年1至6月,该县通过电商、微信、公众号、领导代言等渠道,助力电商销售香椿18万单、土鸡蛋5万件、优质柑橘75万公斤,实现收入2000余万元。

(周定美 特约记者 王晓林)

新闻推荐

“娘家人”送来法治温暖

图为异地法律援助工作者为在粤川籍农民工开展法治宣传司法厅供图“家乡在这里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不仅解答了我的疑问,还让...

大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大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大竹:扶贫产业助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