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达州 今日万源 今日宣汉 今日开江 今日大竹 今日渠县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今日大竹 > 正文

易地扶贫搬迁“搬”出美好生活 达州大竹县探索脱贫新路,让搬迁户稳得住且能致富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0-04-08 02:59   https://www.yybnet.net/

达州大竹县探索脱贫新路,让搬迁户稳得住且能致富 ?大竹县月华镇九银村易地搬迁安置点。①政府工作人员对易地搬迁户进行走访调查。

②搬迁户实现在附近的醪糟加工厂务工。

③乡镇企业吸引附近村民就地就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达州市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地处秦巴山区连片扶贫特困区。“三山夹两槽”的典型浅丘山地地形、地貌,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贫困群众无法实现就地脱贫致富。

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以月华镇为代表,大竹县创新“双靠近三融合”模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成功探索出一条“以产带迁、以迁兴产”的脱贫新路。2018年11月,大竹县的这一典型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易地扶贫搬迁

贫困群众“搬”出美好生活

龙义国,今年49岁,大竹月华镇井岗村人,几年前一直在该村小地名叫“骑龙驷”的老屋生活。当地交通极为不便,龙义国几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2017年11月,龙义国享受到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井岗村搬到了九银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搬家以后,我住上了小洋楼,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在房前还有一块小菜地。”龙义国说,新家环境优美,道路平坦整洁,健身广场、超市、图书室、幼儿园……应有尽有。新房附近的东柳醪糟厂复工后,龙义国在这里找到了工作,成了一名工人,每月能挣2000多块钱。

同为月华镇九银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居民的陈德金,40岁之前常年在外务工,自从2017年搬进新房子后,他就再也没有出过远门了。“我在附近的鞋厂搞包装,1个月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还省去了租房子等开支,每个月至少能存1000块。”

在月华镇的易地扶贫搬迁点,不少贫困群众自从搬进新房后,经济收入、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三年过去,这些曾经被登记在册的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如今已迈上奔小康的新征程。

“双靠近三融合”

搬迁群众不再靠土地吃饭

4月7日,清明刚过,雨后放晴。和安置点只有一路之隔,泛着波光的稻田里,绿油油的糯稻秧苗正茁壮成长。再过一个星期左右,这些新育出来的秧苗,就将被移植到稻田中。这些糯稻,收获后将被附近的东柳醪糟公司收购,成为大竹醪糟的原料。

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四川东汉醪糟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糯稻产业,在大竹县月华、庙坝、柏家、清水、文星等22多个乡镇80多个村建立了10万亩糯稻基地,通过订单农业,免费发放糯谷种子,以保护价或高于市场价收购糯稻等惠农方式,带动糯稻基地3万户、10万农民实现增收2000元。

针对月华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就业难的问题,公司积极响应“送就业到家门”,新增糯米粉生产线,同时依托月华醪糟工业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玉皇庙名胜文化古迹等景点,联动打造旅游景区,直接带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贫困户21户、70多人从事农家乐、餐饮等服务业,户均增收4.8万元。

靠近场镇、靠近园区、靠近乡村旅游区或产业基地;同时采取“点”镇、“点”园、“点”业“三融合”举措,推动搬迁群众由“靠土地吃饭”向“靠就业增收”转变——这便是大竹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双靠近三融合”典型经验。

巩固脱贫成果

让搬迁户“稳得住、能致富”

从山上搬迁到安置点的游云尧,一家三口都没有一技之长,在搬迁点找不到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以前老想着回老屋继续种地。乡镇和村社干部通过调研后,开发了不少公益性岗位,解决了像游云尧一家人的后顾之忧。

如今,游云尧有了工作:在村里负责安置点的卫生清扫;妻子张云会则在附近的东柳醪糟公司负责醪糟装罐;女儿周确慧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后忠农业加工吊瓜子,三个人的工作地点都在离家不到1公里的地方,他们再也不想回老屋了。

既要让贫困户脱贫,也要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要让群众愿意搬,还要让他们搬了以后生活得更好——大竹县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有意识地将集中安置点与土地流转、产业发展、就业培训有机融合,同时兼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解决了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问题,并在集中安置点引入社区管理模式,真正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不仅如此,大竹县还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以日常生活为重点,建好便民生活圈;以故土乡情为重点,打造邻里朋友圈;以共建共享为重点,打造群众自治圈,帮助大家实现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全方位融入,大大提升了搬迁户的归属感、幸福感。

(大竹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闻推荐

牌坊乡:树立文明祭扫新风

清明节将至,牌坊乡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及清明节祭扫工作,避免人员聚集,严防发生火灾,倡导健康文明祭扫方式。该乡按照“...

大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大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当坚守成为信仰2020-03-28 09:35
上门服务助春耕2020-03-30 07:17
猜你喜欢:
评论:(易地扶贫搬迁“搬”出美好生活 达州大竹县探索脱贫新路,让搬迁户稳得住且能致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