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的2018首届四川品牌大会在成都举行,来自达州市的大竹醪糟荣获“2018四川一城一品品牌”。
“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食用,故名醪糟。”据大竹县志记载,当地醪糟酿造历史悠久,源于汉,盛于清。历经千年积淀,大竹醪糟早已闻名遐迩,如今还培育出了“东汉”等中国驰名商标。
一颗糯米传千年
在大竹县流传着这样一个春节习俗:客人来家里拜年,主人迎客的第一件事,就是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醪糟。这种用当地糯米酝酿出来的美食,醇香绵甜,须与两枚剥了壳的白水鸡蛋同食,既体现了主人家的热情,又寄寓客人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圆圆满满。
大竹盛产糯米,而用糯米制作醪糟的传统手艺,已传承了千年。
大竹县城以北三公里,有一座“东柳桥”。桥边的唐姓人家取用清泉,以当地糯米为原料制作醪糟,风味独特,品质最优,“东柳醪糟”因此声名远扬。如今,这里已成为大竹醪糟集中生产区,各类大小品牌的醪糟齐聚于此,形成了大竹县最具特色的地域品牌。
大竹醪糟香天下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大竹县东柳醪糟工业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应运而生,开创了达州市工业旅游先河。该景区地处达州市大竹县月华镇,其产品“东汉”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同时也是原四川省旅游局(现四川省旅发委)命名的四川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单位。
位于该景区内的醪糟加汤圆粉生产线,于2016年1月扩能投产,年综合生产能力8万吨。其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出口加拿大、荷兰、英国、法国、香港、澳门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醪糟生产、自营进出口经营企业。
刚刚结束的中共大竹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明确,在2035年前,大竹县将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好特色牌、走好品牌路,并着力增强大竹创造、大竹制造、大竹服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未来,大竹醪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业
新闻推荐
大竹县教研室——9月18日,大竹县教研室全体干部职工在教研室主任杨平带领下,前往欧家镇高松村,来到对应的帮扶贫困户家中,给...
大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大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