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大竹新闻 > 正文

“好日子是拼出来的!”

来源:南宁日报 2018-07-10 05:40   https://www.yybnet.net/

黄秋英养黑豚实现脱贫,过上新生活。

本报记者杨静见习记者罗小夏通讯员熊千梅

在邕宁区中和乡方村村那伍坡,贫困户黄秋英正在建新房,挑灰浆、推斗车、搬砖头……丝毫不比男劳力逊色。而在距宅基地不远的山坡上,一个属于黄秋英家的全新黑豚养殖场已搭建好,等待着第一批黑豚入住。

梦想中的好日子一天天临近,黄秋英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现在国家的扶贫政策这么好,我们也得鼓起劲好好干,主要还得靠自己,好日子是拼出来的。”如今,黄秋英不但摘了穷帽,还从贫困户逆袭成了带动户。

突破:勤学技术养黑豚

黄秋英家中有三个读书的孩子,她和丈夫在乡里打零工,收入并不稳定,生活压力大。“最困难是在2014年,三个孩子要开学,其中两个孩子上大学,一下就要交3.2万元学费,我们只能东挪西借。”黄秋英说。

为走出困境,夫妇俩想发展特色养殖。2015年,他们了解到黑豚养殖成本低,易养活,经济效益好,前景可观,于是买了40只黑豚试养。可是不到半个月,因保暖措施做得不到位,黑豚死了好几只。黄秋英心疼了好几天,但她没想过放弃,想办法补齐养殖技术上的短板。她经常打电话向乡农林水利综合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咨询,走进养殖大户家中参观取经。慢慢地,黄秋英了解了黑豚的生活习性,每日精心照料,黑豚健康成长。

变化:三年实现“三级跳”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8月,黄秋英将首次试养的黑豚拿到市场出售,获利7000多元,这让她信心倍增,于是大胆扩大养殖规模,养了1000多只黑豚。

在去年的中和乡“二月二”花炮节上,黄秋英带上黑豚参加了中和乡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会,黑豚出乎意料受到热捧,有的人把幼豚当宠物,有的人争相购买肉豚尝鲜,有的人对黑豚养殖产生浓厚兴趣。仅一个上午,原本仅供参观的20多只黑豚被抢购一空,黄秋英还接到了不少订单。

为了早日过上好日子,黄秋英夫妇俩一边养黑豚,一边打零工,每天起早贪黑,靠着双手勤劳致富,他们相信有国家的帮扶政策,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天道酬勤,三年中黄秋英的生活也实现“三连跳”:2016年,黄秋英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2017年,她购买了一辆皮卡车,建好新的黑豚养殖场;2018年,她正在建自己的新房。

升华:从脱贫户到带动户

随着经济状况而改变的,还有黄秋英的思想。脱贫后她没忘记贫困的村民,主动找到村委干部和帮扶干部说出了想法:愿意提供黑豚幼种给有意愿养殖的农户试养,待农户试养成功后再收回幼苗成本,希望更多的农户加入,一起抱团发展。

方村村包村工作队及村委采纳了黄秋英的意见,协助黄秋英成立了黑豚特色养殖互助会,以黄秋英为互助会理事长,目前共吸纳27户112人,其中贫困户就有23户95人。在互助会里,黄秋英不定期组织会员开展黑豚养殖技术培训,提醒他们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分享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尽快脱贫。

“2018年,方村村在产业发展上要给贫困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扶持政策,鼓励更多贫困户像黄秋英看齐,实现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到带动户的转变。”方村村包村工作队队长周子远表示。

新闻推荐

雏鹰展翅的高地 梦想起飞的舞台 来自大竹县观音中学的报道

——来自大竹县观音中学的报道

大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大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七一慰问困难党员2018-07-04 09:34
评论:(“好日子是拼出来的!”)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