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过老板,挖过堰塘,被人们称为“泥巴西施”“铁娘子”。在创新创业的路上,她吃大苦、耐大劳,是大竹县第一个养螃蟹的女性,并通过企业发展回馈乡邻,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她就是四川省蟹之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谭琇之。
谭琇之在铜锣山深处一个贫困农家长大。为摆脱贫困,她曾外出打拼10多年,从摆地摊到开服装店,再到成立商贸公司,她的创业之路始终充满艰辛。通过不懈努力成功致富的谭琇之,不安于现状,2015年,她毅然放弃繁华的都市生活,忍痛卖掉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公司。
谭琇之与人合伙,成立了大竹县购易多商贸公司。凭借“价格公道、质量优先、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该公司后来发展到5个销售门市,年纯收入超百万元。2012年,谭琇之将目光投向市场前景普遍看好的乡村旅游产业,与朋友共同出资400余万元,打造了集度假、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度假村,并于2015年1月被评为4星级农家乐。
2013年下半年,谭琇之敏锐地觉察到,生态农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她的老家——铜锣山脉深处,也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自然环境优势。谭琇之聘请技术人员到新镇乡先石村,对土壤环境进行考察、测试,得出的结论是:当地适合发展生态农业。一张“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蓝图,逐渐在谭琇之的脑海中成型。秋天,谭琇之将目光投向了川东地区尚未有人涉足的大闸蟹养殖行业。大闸蟹不能在碱性水质中生存,而谷桩和杂草腐烂后会让水质呈碱性,不利于大闸蟹养殖。因资金紧张、工人要价太高,谭琇之再次亲力亲为,下水田干农活。
通过几年的艰辛奋斗,谭琇之开辟的生态农业产业已初具规模,先后成立了蟹之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谭老太专业合作社,并利用基地资源办起了农家乐。借助新镇基地的技术优势,谭琇之已建立起名优水产品育苗基地、生态水产养殖专用饲料加工基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试验基地等。同时,她还通过与达州、广安、重庆等地的电商平台合作,开辟了“互联网+农业”的线上销售渠道,并建立“直营店+生态餐厅”的销售网络,创立了“订单销售+定制生产”的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模式。用她的话说,自己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县政府、县妇联的关怀,有了他们的关心与呵护,自己才能走得稳,走得踏实。
借助产业的发展,谭琇之已带动基地周边上百名村民脱贫致富,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数十个工作岗位,并帮助基地的农民工每年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赵仁敏 本报记者孟静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春节期间,大竹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巡回法庭坚持“司法为民”理念,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家过春节之际,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主动参与调解工作、化解矛盾,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婚姻家庭方面的纠纷问...
大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