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股权量化全覆盖
让全体村民有了盼头
“村上要发股权证,靠这个我每年都可以领到分红呢!”黄滩乡平桥村一组非贫困户王家丁笑着说,他口中的“股权证”在全村群众中人手都有一本。
大竹县率先在黄滩乡平桥村试行股权量化全覆盖,村民以土地等资源入股,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可持有股权,并对贫困户进行政策倾斜。“村委会成立‘智成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全村土地资源折合成股权,建立人口基本股、贫困户专享股、土地流转股三种股权分配模式,覆盖全村每一个人,分发股权证书,覆盖全村群众。”第一书记王帅如数家珍。
2016年,合作社发展青花椒产业300亩,按照“集体主营,农民入股”的形式分配股权,每股折合资金为2000元,全体村民每人无偿配有0.3股人口基本股;向贫困户进行政策倾斜,另外配有1股贫困户专享股,同时帮扶单位为贫困户资助1000元另配0.5股;有土地的可用土地叠加入股,按照每亩土地折合成1股计算,实现了人人有股权。
此外,平桥村以村集体为主体,将300亩青花椒折合股份533股,村集体所占股份折算约为157股,所得收益全部归村集体。“预计到2018年贫困村退出,按最低收购价每公斤10元计算,亩产可达1万元,总产值最低200万元,除去成本,村集体纯收入可达30余万元,以前十几年都收入不了这么多。”村党支部书记黄勋建算起了收入账。
集体经济破“瓶颈”
让村级发展更有奔头
冬日阳光洒在高穴镇的大地上,以往荒芜的土地里,而今有一种“金元宝”正在悄然成长——“去年全镇种植藠头3600多亩,贫困村红花村就有500多亩。”镇党委书记沈明学介绍道。
为壮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高穴镇通过发展藠头、黑花生、食用菌等产业,集中利用撂荒土地,创新“四大模式”,在保证贫困群众受益的前提下,设置合理比例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双赢”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红花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28万元,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044人,人均收入11.15元。后期撂荒田地种植榨菜,预计村集体经济收益可增加8000元。
变化从何而来?高穴镇建立贫困群众和村集体参与机制和收益机制,配强股权,利用财政产业扶持资金、村集体资产等加强股权配置。“村上成立安全藠头专业合作社、种养专业合作社,推行合作社设保底价收购,收益归贫困户。超出保底价部分,农户、村委会按7:3的比例进行利润分配方式,采用这种利润分配方式的还有黑花生和食用菌产业。”第一书记唐瑛介绍道。 (特约记者 王晓林 陈俊秋)
新闻推荐
达州市开展职业培训“三送”服务 81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81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大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大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