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创作的王贞仪观天象
○王贞仪
她是安徽省天长人,她是一位女性,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学家……“尝拟雄心胜丈夫。”是对她一生再恰当不过的概括。她,就是出生于1768年的王贞仪。
一
1768年出生的王贞仪是安徽省天长市人,但她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女天文学家、女文学家、女医生和女诗人。用桐城学者肖穆在《女士德卿传》中赞扬的话来概括,就是“兼资文武,六艺旁通,博而能精”。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从她的著作就能看出。王贞仪一生除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星象图释》、《重订策算证伪》、《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等数学、天文著作外,还著有《德风亭诗钞》、《德风亭集》等文学作品。
在天长市档案馆我们了解到,王贞仪的成长与她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她的祖父叫王者辅,曾任丰城知县和宣化知府,精通历算,著述甚丰。特别是她家藏书丰富,据说有七十五橱,这些书籍对王贞仪的成长有很大影响。王贞仪的父亲王锡琛虽屡试不第,但他精通医学,以行医为业,在他的影响下,王贞仪也精通医学。
不过,在一些研究者看来,对王贞仪的成长,特别是对王贞仪在科学研究方面影响最大的还是她的祖父。王贞仪在《敬书先大父惺斋公读书记事后》一文中说:“贞仪幼侍大父惺斋公,公细训以诸算法。即长,学历算,复读家藏诸历算善本十余种,潜心稽究十余年。”
据档案记载,少年时代的王贞仪已经表现出百折不挠的坚强性格。后来她又随同祖母和父亲去过北京、陕西、湖北、广东和安徽等地,游览名胜古迹,见闻颇多,也接触到不少社会实际,并在20岁左右时与安徽宣城青年詹枚结了婚。
二
在天长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作为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学家,王贞仪在天文地理方面有不小的贡献。我们从几件事情就能看出。
“地球是圆的,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却是天圆地方呢?地面也没有什么倾斜的痕迹。”是不是到现在都还有很多人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但在200多年前王贞仪就用一句话轻易回答,“人居地上,各以所居之方为正,遥观异地皆斜立,其人立处皆当倾斜,而今不然,岂非首戴皆天,足履皆地。”
按她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地上的人都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正中,因此远看别的地方都是斜立的.似乎都该倾倒,实际都不倒,难道不是因为各地的人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吗。这就是说,人们生活的地球,处于四周都是天空的空间之中,对宇宙空间来说,任何地方的人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因此,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中,是没有上、下、侧、正的严格区别。应该说在200多年前这是一个很可贵的认识。
在王贞仪的时代,当时一些历书将恒星年同回归年的区别说成了起于汉武帝进行太初改历的时候。王贞仪指出,这种差别并不是起于《太初历》,而是自晋代虞喜发现“岁差”以后才“天自为天,岁自为岁”。这时有一些人认为,岁差可以用“土圭”测得。王贞仪指出,上圭只能测日影,哪能测岁差?岁差只有用“中星法”才能测出。在我国何时产生“定气”(二十四节气的一种划分法)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古人对日行迟疾没有认识,“定气”始于唐代历法。王贞仪则通过研究认为,“定气”开始于北齐的张子信,其后隋代刘悼、唐朝李淳风和僧一行才测得更加精密了。现在来看,王贞仪这些研究和见解,基本符合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实际。她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如今仍使我们钦佩。
三
据天长市的档案资料记载,王贞仪对探索宇宙星辰的奥秘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她不仅阅读大量天文著作,还长年坚持夜观天象,日算星辰,日积月累,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第一手的天文数据资料。她对西洋传入的天文学是一分为二看待的,认为“西历虽至密,亦未能言概准”。“有所行,即有所不行;有所是,即有所不是”。“她甚至积极宣传阐述哥白尼的‘日心说’,这在当时是很可贵的。”有关研究者说。
王贞仪酷爱科学。她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废寝忘食地搞试验。没有科学仪器,她就卷起衣袖,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地制造。据当地人传说,有一次王贞仪关紧门窗,一个人躲在屋里进行天文学方面的实验。不知不觉已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她母亲在房门口等了好久,仍然不见她出来吃饭,就非常好奇地从门缝向内张望。只见桌上的水晶灯被悬挂在房梁上当作太阳,小圆桌被扳倒在灯下当作地球,而王贞仪手拿着镜子当作月亮。她一边移动着反复试验,一边不断观察太阳、月亮和地球的位置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最终她弄清了月食等天文现象,并撰写出了《月食解》一文,精辟地阐述了月食发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浅等知识。
当然,同古代大多科学家一样,王贞仪在科学的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何况她还是一位女性,更是难上加难。她要从事科学,就必须同科学的敌人,首先是同封建迷信和封建伦理进行斗争。还在她刚开始钻研天文和做诗绘画的时候,就有一群封建卫道士嘲笑地说,女孩子的正当职业是酒食缝纫,不应以文史翰墨为事,甚至攻击她从事科学是想青史留名。但是王贞仪的反叛精神使她没有屈服。她据理驳斥,坚持为科学开辟道路。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顽强地顶住封建礼教的重压,不屈不挠地进行科学研究。可以说,王贞仪是一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妇女的地位呼号。
四
但让人惋惜的是,王贞仪这样一位才女,在1797年才29岁时不幸去世了。
虽然王贞仪只有短暂的一生,但她做了大量的科学工作,在她的家乡天长有很多故事。她精通地理、数学、医学和诗文绘画,也懂得气象,“言晴雨丰欠辄验”,真是一位多才多艺,才气横溢的青年女科学家。她的文章“皆质实说理,为不藻采”。当然,王贞仪最有造诣的还是天文学。她把自己研究天文学的成绩写成不少著作,不过其中有许多已难寻踪迹,现今能看到的只有《金陵丛书》中的《德风亭集》卷五、卷六和卷七中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心得体会。
“尝拟雄心胜丈夫。”这是王贞仪自己写的一句诗。用这句诗文来概括她的一生是再恰当不过了。应该说,以王贞仪为代表的女科学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科学发展史上巨大的推动力。□崔学法筱铖
新闻推荐
滁州市上半年县域经济增长跑出“加速度” 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78.8%,财政收入占65.7%;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5%、11%
本报讯(记者王琼)上半年,滁州市县域经济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产业层次明显提升,民营经济持续壮大,开放合作继续扩大,县域经济发展态...
天长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