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东
近年来,天长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资源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和水利薄弱环节四方面下功夫,全力打造“亲水宜居、环境优美;水清岸绿、饮水安全;渠通沟畅、灌排自如;管理规范、良性运行”的绿色水利。
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按照编制出台的《天长市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规划(2013-2017年)》,大力实施“5588”行动计划,为实现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水利保障。2013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小型水利工程7634处,完成土石方6155万方,累计投入资金达9.52亿元,新增灌溉面积12.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9万亩,为全市粮食增产、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发挥水利建设在美丽乡村、“三线三边”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创新工作思路,规划、资金向镇政府驻地、省级中心村和沿线主干道的河沟渠塘整治项目倾斜,全力支持美丽乡村和“三线三边”建设,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观水利。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出台《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总体目标、管理内容和保障措施,加强“三条红线”管理,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一是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实施取水许可制度;二是严格用水效率控制,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试点工作;三是严格水功能区监管,开展白塔河入河排污口核查工作,做好沿白塔河两岸禁止畜禽养殖工作,加强工业企业用水考核,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
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围绕“农村供水城镇化、镇村供水一体化”的目标,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工作。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1.8亿元,建成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规模水厂6座,以深层地下水为水源的集中供水工程24处,铺设管道1830.9公里,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4.8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了15个乡镇全覆盖。
补齐水利薄弱环节短板。出台了《天长市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结合农田基本建设等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中小河流治理、湖泊防洪综合整治、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及应急水源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2016年度重点实施了新白塔河、二凤渠整治等工程,总投资约10亿元,为天长市水利工程建设采取信贷融资方式规模最大的一次,为接下来水利工程建设投资模式开辟了一条新路。新白塔河、二凤渠竣工投入使用后,不仅保障了沿河区域的农业灌溉供水需要,也打造了水利景观的新亮点,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
新闻推荐
■天长市政协钱福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在一个现代文明国家里,司法就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观看电视政论片...
天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长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