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天长新闻 > 正文

烈日虫蛇浑不怕 为寻矿藏守荒野

来源:铜都晨刊 2017-07-27 09:3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方盼亮通讯员汪有红

在炎炎夏日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地在荒野丛林之中,用钻机一寸一寸地向地下深处钻进,他们便是地质钻探工。为了唤醒沉睡的矿藏,他们伴随着机械轰鸣,白天头顶烈日挥汗如雨,晚上则要忍受蚊虫叮咬,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孜孜不倦,毫无怨言。

7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321地质队严冲金(硫)矿勘探项目所在的大通镇金华村的一座山上。一路上,山路蜿蜒曲折,道窄坡陡,行至半山腰,只见一座披着厚厚塔布的钻塔立于山间,几名钻探工人正伴着轰鸣的机器专心致志地在提钻,脸上的汗水不时掉到机器上,身上的橘色工作服则全部湿透。

“钻塔四面环山,没什么风,气温本来就很高,加上发电机运作时散发出来的热量,机台旁的温度更高,操作杆都是烫的。”37岁的机台机长姜春雷一边用衣袖擦脸上的汗水一边告诉记者说,工作时,他们不仅要穿着长衣长裤,还要配戴着厚厚的手套,很快就会热得浑身冒汗,经常一停下来才发现衣服全湿透了,都能拧出汗水来。而相对于在地面操作,在钻塔接钻杆的时候更热,“我们的这个钻塔高18.5米,接钻杆的时候人要站在高空作业台升到钻塔上面去,本身钻塔四周都被塔布盖着,闷热得狠,越往上空间越小,就像个蒸笼。”

作为机长,姜春雷不仅要负责班组的技术操作,还要保障班组的后勤,每天的饭菜便是由他送的,“天气太热,从宿舍到机台的路又比较远,我就给大家送一下,省得大家来回跑。”

下午4时不到,接近交接班时间,钻探工王小宝喘着粗气来到机台,脸上豆大的汗珠一颗一颗往下掉。他告诉记者,他们的宿舍在山脚,是租的闲置民房,里面只有一台吹着热气的风扇,白天闷热得狠,而一到晚上,成群的蚊虫就会围绕在灯光下,赶都赶不走。“不仅有蚊虫,还经常有蛇跑到屋里。”不过对于在野外钻探20多年的他来说,这些他早就习惯了,“野外工作就这样,辛苦是辛苦些,但能找到矿藏,大伙就不会觉得累。”

姜春雷告诉记者说,他们的班组一共10个人,年龄最大的53岁,最小的30岁,工作时实行的是3班制,钻机则是日夜不停。“初步设计孔深是620米,从开钻到现在正好一个月,目前已经钻到541米,如果进展顺利,这几天基本就可以完成。”姜春雷介绍说,一个多月时间能完成的项目已经算是很小的,有的大项目可能需要五六年,甚至更久,在这期间,无论寒暑,钻探工基本上都在项目现场。

“我们这座城市就是因矿兴起的,作为一名地质钻探工,能为国家找到矿藏,为这座城市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其实也挺自豪的,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姜春雷笑着说道。

新闻推荐

天长法院“七字诀”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天长市人民法院立足当地企业多、纠纷多的市情,主动作为,坚持在早、防、护、快、慎、活、减字上下功夫,增强了企业获得感。今年,审理涉企案件1607件,处置涉案金额6.45亿元。一是突出“早”字,促...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烈日虫蛇浑不怕 为寻矿藏守荒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