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天长新闻 > 正文

秸秆巧用“废变宝”

来源:安徽日报 2016-10-2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罗 宝本报通讯员 王冬梅

“去年底花500万元买的这20台自走式秸秆打捆机,如今简直就是咱农场的‘印钞车\’啊。”秋收以来,天长市大通镇国元家庭农场主单国元除了将自家农场的3000亩庄稼秸秆打捆回收外,还与周边20多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签订了2万多亩秸秆打捆回收业务合同。每天,打捆机到农户田里作业,收取每亩30元的打捆费;农户把成捆秸秆运到国元农场收储中心,每吨售价180元;国元农场再用大货车将秸秆源源不断运往附近的发电厂和10多个养殖基地,效益明显。 “这样,咱农场和农户都增加了收入,又解决了秸秆难题,一举几得。”单国元高兴地对记者说,下一步,他还将加大投入,力争把附近几个镇的麦稻秸秆全部包下来,10%的秸秆留下来自用,90%外卖赚钱。

今年秋收,天长市120多万亩水稻,光秸秆就有近90万吨,单靠秸秆还田尚不能完全缓解禁烧压力。为此,该市通过近几年来对相关农业企业和大户进行专项补贴,鼓励他们升级秸秆利用技术,多途径开辟秸秆新出路,促进农民增收。

“随着城市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我发现现在绿化苗木管护需要大量的草绳。 ”新街镇李坡村苗木种植大户、农民林付祥对记者说。 2014年春,他投资78万元购置了40多台(套)草绳编织机械,雇用当地50多名农民工创办了利用秸秆编织草绳的加工厂。该厂以每百斤16元的价格收购农户的秸秆。 “2014年午、秋两季共收购60多万斤秸秆生产草绳,当年就获纯利21万多元。 ”林付祥高兴地说。目前他已“消化”了全镇9个村、2个社区的秸秆。

记者10月15日在铜城镇采访时了解到,该镇曙光有机肥厂先后得到市政府180多万元专项补贴,用于引进新的发酵技术和采购粉碎、打包等设备。现在,该厂将经过晾干、粉碎等工序处理的秸秆,与猪粪、禽粪、菌渣、蔬菜下脚料等混合发酵,制成高效有机肥,市场售价每吨1200元左右。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在周边几个镇、街道启动了用秸秆“换购”肥料活动,一般4吨秸秆可以兑换1.5吨至2吨有机肥。

新闻推荐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10月24日报道安徽:打造“医共体”小病不出县

中央电视台记者彭德全李屹陈志猛安徽通过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打造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降低医疗费用负担,让小病不出县,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家住安徽天长尚武村的村民陆兰,不久前在镇...

天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长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秸秆巧用“废变宝”)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