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开展“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大讨论发言摘登
市委部署开展“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大讨论,是推进全市上下全力呼应、对接、融入大江北的动员令、集结号,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实施“大江北”战略的重视,对加快推进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崛起的期望,这里承载着希望,承载着滁州的未来。落实市委“大江北”战略,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主抓工作,也是全社会的共推之事,政协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积极参与,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一、要“学”,做好“理念衔接”文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融入“大江北”发展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学习“大江北”学什么?要学他们的思想、理念、体制、机制。要在思想上对表、行动上对标,简单来说,就是“拿来”,我们要搞清楚他们在想什么。江北新区抓发展的理念、推工作的机制,我们完全可以复制借鉴,拿来就用,要紧随跟跑。特别是要研究好江北新区的各项政策、各种创新做法,尤其是抓工作的管理体制、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要三个层次“学”:一是派人去学,从市直各单位抽调精干力量,送到江北新区跟班锻炼;二是紧盯自学,特别是我们政协系统、广大委员,要加强学习,关注江北新区发展,江北新区就在我们身边,应抓住这轮发展机遇;三是专题深学,明年我们政协要在这方面,做些专题研究,形成好的调研报告,及时提交市委、市政府参考。
二、要“谋”,做好“规划衔接”文章
江北新区是国务院批复、江苏唯一、全国第十三个国家级新区。我们要对接融合,空间谋划起点上要高,要考虑滁州10年、20年后有什么样的需求,来谋划我们的大江北发展空间,关键是坚持“三有”、打好“三张牌”。“三有”:一是创新错位发展的思想始终要有。我们在南京边上,有的资源南京没有而我们很多,像池杉湖、皇庆湖等。所以错位发展的思想必须要有而且坚决不能丢;二是一盘棋统筹发展的思想始终要有。在“谋”的过程中把我们的几个县一起放进去统筹发展,不能单打独斗各干各的;三是总结近十年来发展中经验教训的思想要有。我们曾用区位优势、级差地租换来了小城镇的繁荣,这里有欣慰的地方,还有经验教训要总结。“三张牌”:一是生态牌,生态优势是我们这个区域当中最大的优势,现在我们怎么发挥环境、生态优势来谋发展?这是一张好牌,要打好;二是要打好特色小镇牌,这个区域版块如何串连,要主攻特色小镇,用产业小镇、旅游小镇、环境小镇等等,来谋划滁州未来10年乃至今后的高位发展;三是要打好融入牌。要突出融入融合这条主线,产业融合、产城共享。眼前要干什么?就是抓紧编制520平方公里的规划,发展什么?产业定位什么?要有一个明细的规划本子,要实现520平方公里的全域规划合一,按照“本子”干事。
三、要“研”,做好“产业衔接”文章
大的方面来讲,就是如何承接?要研究如何承接他们现在向外转移的产业,一要研究江北有哪些产业向外转移我们可以承接;二要研究高端产业中一些配套、下游产业中我们有没有机遇配套。我们的招商队伍、我们的政协委员要多关注,提前谋划。要研究如何和他们配上套,一旦配套,形成产业链条,这就是融入了,也是一体了,现在我们在这方面也有了新进展,正在推进。眼前要干什么?一是要把招落户江北新区企业项目的配套企业项目,作为我们的一个招商重点,着力把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企业都摸清楚,对症下药、力求精准;二是我们经济开发园区都要发力,摸清江北新区要转移企业底数,信息互通共享,整体联动,能落哪个园区就抓紧让他落地。
四、要“连”,做好“基础衔接”文章
首先是连心,要热乎起来;其次是连路,要快捷起来;还要打造亮点,吸引过来。讲到基础衔接大家可能更多的想到是交通,想到滁宁轨道,还有几条重要道路,如我们现在到南京北枢纽,缺乏一条快速路。各个板块之间缺少一条连接线,这些都是急需的、都是眼前要干的。除此之外,还有一块也要重点考虑,就是生态本底的衔接,绿色生态是我们的显著优势,池杉湖、广清湖等地的生态很好,儒林湖、皇庆湖、黄圩等生态湿地修复工程都有一些大项目在实施,关键是水准要高,南京的巴布洛边上就是来安的主场,我们要赶紧着力,尤其是要打造特色小镇,520平方公里要打造一批体现特色的小镇,成为串联滁州“大江北”发展的一连串珍珠。
总之,市委“大江北”战略才刚刚破题,各级政协系统要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担当,深入研究,积极建言,努力为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滁州贡献政协人的智慧和力量。
(市政协主席、市委秘书长汪建中)
按照市委开展“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大讨论的部署要求,日前,市政协领导班子在政协系统带头开展大讨论,班子成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大讨论主题,深入思考、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大家认为,市委部署开展“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大讨论,是推进全市上下全力呼应对接融入“大江北”发展的动员令、集结号,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实施大江北战略的重视,对加快推进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崛起的期望,对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重点谋划。
呼应“大江北”促进滁州高质量发展
市委作出“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的战略部署,是推动滁州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市委组织开展“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大讨论活动,就是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围绕“怎么看”“怎么干”,我谈两点认识。
一、找准切入点,实现新发展
放大区位优势。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尽快实现县县通高铁、县县有高速,形成滁州区位的整体优势。二是加速与南京的快连快通,尽快实施滁宁轻轨建设工程,通过优化交通,缩短与南京距离。三是重视苏南苏北过境道路建设与提升。四是规划建设城南立交桥,为入境过境车辆提供快捷安全的交通环境。五是积极推进滁州机场建设,改造提升滁州港,构建水陆空三路通达的大交通格局。
缩小思想差距。一是要发扬大包干精神,全方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南京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二是要以思想解放、观念变革引领各方面制度创新。下决心、动真格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有效制度供给,确立新的制度优势。三是促进干部提升能力、转变作风,把握新使命,实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实现协同发展。一是研究江北新区产业定位,找准主攻方向。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新能源汽车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江北新区上下游配套产业,实现与江北新区的错位发展。二是推进产业升级,做大做强滁州市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发展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家电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等重点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领军企业和行业“小巨人”。当前,要紧抓大江北发展机遇,抓好政策落实,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二、把握着力点,实现新作为
一是加强学习,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市委对接“大江北”的决策部署上来。学习南京市江北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学习9月29日市委、市政府“大江北”专题调研座谈会精神等内容。二是立足岗位,为对接“大江北”献计出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政协“社情民意大讲堂”作用,广泛听取界别委员对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三是营造氛围,为对接“大江北”鼓劲加油。组织农工党员开展“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学习讨论,开展“我为滁州献一计”活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滁州市工委主委查镜波)
融入“大江北”要做到“八个对接”
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大讨论活动,是统一思想、广集民智、凝聚共识,进一步理清滁州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我认为“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要做到“八个对接”。
一是发展理念的对接。对滁州来说,首要的是树立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破除行政区划的束缚,进一步增强对南京的认同感、区域经济的归属感,自觉把自己作为“大江北”的一分子,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好各项对接工作。
二是发展规划的对接。我们要深入研究南京江北新区规划的指导思想、经济布局、产业导向等,吃透南京江北新区各项规划的精髓,按照大江北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修改完善滁州市的各项规划,做到精准对接,无缝对接。
三是交通的对接。要全面打通与南京江北新区的水陆交通,现有的要提高等级,没有的要修订规划,抓紧建设。要全面加强与南京在航空、城市公交、航运等交通方面同城化、便利化合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打好交通基础。
四是产业的对接。要瞄准南京江北新区产业定位,在芯片、大健康产业链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利用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优势,形成产业链中的一环,助力滁州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是体制机制的对接。我们要学习他们在产业政策、招商引资、行政审批、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在体制机制上全面对接,通过消化吸收,变成我们的政策、举措。要加大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形成大开发、大开放的格局。
六是文化的对接。要全面加强滁州与南京的文化交流,共同举办或参与文化、会展、旅游等交流活动。把滁州的大明文化、醉翁文化、历史古迹、花鼓戏、凤画、天官画等推荐给南京市民,增强两市人民之间的文化认同。
七是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对接。要充分利用南京航空、港口、高校等优质资源为我所用,增强滁州的区位优越感。同时要抓好滁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等比较优势服务业发展,丰富南京的公共服务内容,等高对接,深度融合,实现双赢。
八是工作标准的对接。要学习南京务实、高效、开放的工作理念,对我们的各项工作进行流程再造,高标准,严要求,为滁州市对接大江北创造优质的发展软环境。
(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高怀忠)
关于“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的几点思考
滁州与江北新区同属大江北,拥有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协同发展条件充分。两地理应顺势而为、开放合作,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推进“大江北”交汇融合、协同发展。
一、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
协同推进大江北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并顺应区域发展规律和大势,把握新时代滁州与大江北发展历史机遇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主动对接,主动作为,加快行动。
二、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是推动形成滁州未来重要增长极的重大行动
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把建设大江北协同发展区列入滁州“五个一号工程”。从“牵手过江”到“拥江发展”,“大江北”时代已经到来。对接江北新区,利用我们的比较优势,主动吸纳南京的辐射和溢出,共同推进“大江北”建设,能够加快提升滁州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三、关于推进“发展大江北”战略的几点思考
第一,在规划对接上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把我们的规划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以及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的框架内来分析论证。二要优先考虑沿江北地区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规划及高度、深度。
第二,加快实施一批项目。一是更加系统地组织项目库的建设和优化,筛选一批重点项目,列入年度计划,优先组织实施。二是在交通基础设施上加快推进实施一批项目,解决两地路桥港航高效连接。三是加快土地、村庄“两个整治”,改善区域环境面貌,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有效推进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五是加快中心集镇建设和提升。
第三,统筹区域资源配置和生态保护。优化配置空间、土地等资源。严格保护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保护提升生态优势。
第四,解决好域内协同、协调发展问题。各大平台要在规划上、产业上进一步明确定位,既要突出板块自身的特色,又要注重板块之间的错位,以及产业、人才方面的协同。专注谋推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承接的产业要注重质量。
第五,强化组织保障。改进完善市级大江北协同发展的会商决策体系和推进机制。坚定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组建一支专职队伍,变“兼职干”为“专职干”。
(市政协副主席、全椒县委书记王成山)
深学江北之长善创滁州之新
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是市委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如何做好接轨工作,结合个人工作及近期的思考感悟,我认为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对接。
一、坚持在思维上对接
要树立江北思维。对接“大江北”,要习惯于立足江北,用江北思维来审视滁州,把滁州发展置于江北发展战略中考虑,从这新的站位、新的视角、新的理念出发筹划思考各项工作。
要培养江北眼光。探索设立“滁州对接江北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积极邀请南京的科研院所和江北高新企业的专家和负责人等,帮助我们出谋划策,持续培养“江北眼光”,不断提升对接的层次和水平。
要增添江北味道。要深入研究江北的发展战略,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对接合作。作为政协,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多组织有针对性的调研,及时做好建言献策工作,为对接提供智力支持。
二、坚持在机制上对接
要完善合作推进机制。要着力完善合作推进机制,争取与江北各相关部门建立专题合作机制、形成常态会商机制、通过制度的固化和强化,促进接轨江北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要完善政策倾斜机制。探索设立滁州与江北新区的合作项目库,开通江北企业落户滁州的绿色通道,对引入的重点项目及时给予政策支持、简化审批手续,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开工。
要完善考核督促机制。建议将对接江北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尽快建立对接江北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制度、工作成效年度评估制度,并将考核督查结果纳入年度对各县(市、区)和部门的绩效考核。
三、坚持在环境上对接
要优化生态环境。建立区域环境协同处理机制,加强与江北有关部门在危化品运输、固废危废转移、生活垃圾处理、重污染天气应急等领域联动,共同治理跨境污染问题。
要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破两地的行政壁垒,积极探索构建与江北的一体化市场环境,通过加强地方标准协同研究、发布实施、互认采信,优化服务措施等,形成无障碍的市场环境。
要优化社会环境。高度重视联防联控,对于临近江北的地区,要探索建立完善两地跨区域跨部门的社会治理联动机制,共同依法妥善处置信访、突发性群体事件等问题,进一步加大法治环境建设力度。(市政协副主席、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潮)
融合发展服务江北
对接“大江北”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重要支撑,是关系滁州当前和长远的重大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开展这次“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大讨论,就是要以此来凝聚各方力量,集思广益、鼓足干劲、全面发力,时不我待地全面加快推进对接大江北,奋力开创滁州市现代化新滁州建设新局面。
滁州融入江北新区具有先天优势。滁州的天长市、南谯区、来安县、全椒县与江北新区山水相连,地缘近、人缘亲、商缘联,据招商统计,今年在滁州市投资的地区,南京名列前茅。滁州独特的区位,优越的客观历史条件,厚实的经贸基础,为滁州市无缝对接江北新区,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在此,谈谈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一、学习先进经验和好做法
江北新区成立于2015年,2017年GDP已超2200亿元,“两城一中心”雏形已现,我们要学好他们先进思想、学会他们紧扣核心产业体系,着力培育壮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美国、德国、日本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全力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级产业以及新金融产业的做法,我们要很好的学习借鉴,借为己用。
二、做好产业配套
要紧紧围绕江北新区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的产业定位,做好产业配套,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精准性,把地域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三、意见建议
建议在滁州市毗邻南京老山休闲片区的区域规划建设大型主题公园。一是区位优势明显。以南京为中心方圆100公里为半径区域中,比较知名的公园有常州中华恐龙园,位于南京东南方向约100公里;西南有芜湖方特欢乐世界,距离南京约90公里。滁州市距离南京市中心仅30公里。二是区域经济水平较高。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距离滁州市三小时的车程范围覆盖了以沪宁杭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客源市场得以保障。三是消费观念升级。主题公园能够充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主题公园消费需求具有广阔的上升空间。四是主题公园的带动性强。以芜湖方特为例,自2007年营业以来,年接待游客数量和门票收入均位于安徽景区前茅,已成为芜湖市一张闪亮的名片,有力提升了芜湖的品牌形象。
(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市委主委李世平)
“三对三接”打造滁州“大江北”时代
今年10月,市委决定在全市广泛开展“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大讨论活动。市委有号召,政协有行动。10月26日,政协机关向全市372名政协委员以及机关全体人员发出号召,开展“我为滁州献一计”活动。我就自己这段时间对滁州融入江北新区的思考,谈几点建议。
一、为何对接
曾经有专家做过这样一个比喻,说“如果南京是扬子江城市群的龙头,那江北新区就是龙头上的龙珠”,而滁州与这个“高大上”的江北新区只是触手可及的距离,只要抓住这个机遇,它为龙珠,我为龙颔,滁州就会迎来自己的“大江北”时代。
二、如何对接
“对接大江北”市委提出要等高对接、无缝对接、同步发展,其实我理解就是对理念、对政策、对基础,主动融入江北新区。
(一)“三对”定基调
高位对接,理念先行。我们要以开阔的视野、开拓的思维、开放的胸襟、开明的格局,去看待江北新区的发展理念、发展规划,思想观念出发点的一致性,才能促使实际行动中达成和谐一致的发展步调。
保障对接,政策先行。要及时研究江北新区出台的新政,强化政策顶层设计,做好政策对接衔接,让企业、群众能够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体会到体制机制一体化的便利性,才能吸引更多的长三角优质资源布局滁州。
无缝对接,基础先行。融入“大江北”的过程中,建设便利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路网无缝对接。而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滁州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化、一体化,共同筹划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一站式”“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产品。
(二)“三接”促发展
情感融入,接好人缘。各部门要主动去接人脉、接人缘,也可选派一些人员到南京和江北新区以及一些项目挂职锻炼,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和创新做法;同时我们也可以邀请他们来滁州考察交流,让他们体会到滁州的优势。
高点定位,接好规划。要加强与江北新区的协调联动,紧盯他们的发展动向,主动对接,借力发力。配合江北新区的规划来量身打造自己的发展规划,要加大现有规划的衔接力度。
优势发展,接好产业。一是在空间上实现错位发展,做“辅城”,引导不符合江北新区定位的存量产业向滁州转移。二是在时间上实现协同发展,做“慢城”,做好“后花园”和“菜篮子”的文章。
(市政协秘书长王小林)
本报地址:滁州市会峰大厦(会峰西路)555号
邮政编码:239000
电话:总编办:2182812新闻部:2182867专刊副刊部:2182835晨刊部:2182122记者部:2182809、2182806摄影部:2182833网络部:2182129群工发行部:2182820
法律顾问:马小广告中心:2175666217560015755009999办公室:3025757校对出版部:2182138新闻研究室:2182830广告许可证:皖滁工商广字002号马鞍山钢晨印务公司印刷
新闻推荐
近年来,全椒县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以维护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和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为目标,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服务...
全椒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全椒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