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阜阳市颍泉区宁老庄镇富民村的田野上,飞手正在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作业。本报通讯员 余波 摄
本报记者 范克龙
眼下正是小麦抽穗扬花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阶段。以往“一喷三防”主要靠人工,如今越来越多的植保无人机活跃于陌上田畴,成为农民植保的好帮手。无人机飞防效果怎样?进一步推广应用还有哪些障碍?听听种粮大户、飞手、生产厂家怎么说。
种粮大户
“600多亩地,人工作业至少需要10个人,现在一台无人机两天完成。 ”
——无人机喷药省时省力还均匀,让农民不再为植保犯难
初夏时节,麦苗青青。在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陈刘村的种粮大户来于雷家的麦田里,一架植保无人机轻轻飞过,所过之处,麦浪翻滚,细密的药水成雾状散开,均匀洒在叶片上。
“以前听说国外农民用飞机喷洒农药,现在咱也用上了,喷洒效果就是好。 ”来于雷喜出望外地说,往年病虫喷防时间紧、劳动强度大,加上现在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多,喷防作业人难找、成本也高。无人机喷药省时省力,药喷得也均匀,让他不再为植保犯难。
在全椒县石沛镇石沛村,种粮大户赵大发也尝到了无人机飞防的甜头。赵大发流转了1000多亩地种植小麦,今年尝试了无人机植保作业。 “无人机植保效果确实不错,喷药雾化程度高、更均匀,而且能够喷洒到叶面以下。 ”赵大发对无人机赞不绝口。
“人工作业7块钱一亩,无人机作业10块钱一亩,虽然贵点,但是效率高多了。 ”赵大发告诉记者,植保作业一季要喷洒两三次,现在农村劳动力紧缺,有时候花钱也雇不到人,赶到虫害高发期,可等不及。 “600多亩地人工作业至少需要10个人,现在一台无人机两天完成,效率是人工作业的10倍以上。 ”
“人工作业一天只能打二三十亩地,无人机作业一天可以飞防三四百亩。 ”全椒县植保站站长刘轩武介绍,无人机飞防不仅效率高,而且雾化程度高,覆盖面广,植保效果更好,同时避免了人与农药直接接触,更加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的欢迎。去年全县无人机飞防作业小麦、水稻面积达到40多万亩,今年作业面积还在不断扩大。
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耕地面积大、大田作物种植面积大。目前农业植保仍以人工加手动、电动喷雾机这样的半机械化装备为主,占比超过90%,航空植保还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美国65%的化学农药采用飞机作业完成喷洒,年处理40%以上的耕地面积,而国内农业航空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不足2%。植保无人机具备多种优势,未来有望大规模普及。专业机构预测,未来5年我国农业植保无人机累计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飞手
“2个月植保季做下来,收入两万多元不成问题。 ”
——飞防市场悄然升温,技术过硬的飞手成田间机械作业新宠
实际上,经过这几年的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市场正在慢慢热起来,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
全椒农民李磊几年前就瞄准飞防领域,与朋友合伙购买了5台植保无人机,成立了炎民植保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植保飞防。李磊告诉记者,刚开始农民不放心喷洒效果,对无人机飞防并不买账,市场不好做。这两年群众接受度不断提高,订单也越来越多。 “现在每到农忙时,大户会主动找上门,我们订单都接不过来,苦于人手不足。 ”
安徽天鹰兄弟无人机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植保无人机生产销售企业,2015年落户阜阳市颍泉区,企业负责人常青松介绍,前两年阜阳植保无人机还处在推广阶段,销售一直上不去,随着政府的大力推广以及去年补贴政策的出台,市场热起来,企业销售放量。 “去年我们共销售无人机100台,去年底被纳入补贴目录后,今年一季度销量已经近200台。 ”
“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加快了推广应用步伐。 ”常青松介绍,以前完全靠手动操作,容易炸机,后来实现了半自动化,到现在完全智能化操作。以天鹰兄弟生产的多旋翼无人机为例,能够自主规划作业路径,自主设定飞行高度和速度,自主避障,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操作更简单,更容易学习。 “以前培训一个无人机飞手,理论知识、配药、模拟操作、维修保养学下来,需要一两个月时间;现在5到7天就能完成。 ”
现在操控智能无人机,对于李磊这样的资深飞手来说已经得心应手。 “测量完田块,设定好飞行数据,飞机可以自行作业,飞手只要定时更换电池和配药,基本上无需操作。田块好的话,一个人同时操控两三台无人机也没问题。 ”李磊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去年飞防作业2.5万亩,按照一亩地服务费8元至10元算,扣去成本,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阜阳市红旗专业合作社是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一家规模较大的农机合作社。合作社现有植保无人机20多台,飞手30多人。负责人钱胜利告诉记者,今年已经完成小麦飞防面积五六万亩。 “本地小麦植保已经接近尾声,马上我们打算到江苏打水稻,水稻作业期长,还可以打四五遍药。 ”钱胜利高兴地说。
订单不断,钱胜利和他手下的飞手兄弟们虽然辛苦,但是很有奔头。老钱给记者算了笔账:他们合作社的机手一天可以飞防作业300多亩,每亩地提成1.5元到2元,2个月植保季做下来,收入两万多元不成问题。
生产企业
“一台多旋翼无人机市场价6万多元,补贴后只要4万多。 ”
——价格不菲、行业标准缺失等,制约无人机推广
无人机飞防作为一种新事物,推广之路并不顺畅。不菲的价格就是影响推广的“拦路虎”。常青松介绍,目前植保无人机消费群体主要是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一台植保无人机一般售价约6万至10万元,一般农户不愿购买。
去年12月,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等多部门发布通知,在全省12市26县开展植保无人机补贴试点,将载药量在10升及以上的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纳入试点补贴范围,补贴标准为16000元。除了省级补贴,部分试点地区还按照备案价的20%进行叠加补贴。
“一台多旋翼无人机市场价6万多元,补贴后只要4万多。 ”钱胜利告诉记者,去年省里出台了植保无人机购机补贴,他们合作社一口气买了15台植保无人机。不过也有不少农户反映,目前补贴政策各地差异很大,限制较多,很多农户还不能享受补贴。
此外,行业标准、操作规范缺失,无人机用农药剂型不配套,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维修保养成本高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应用。安徽高科新农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童斐认为,当前植保无人机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植保效果难以有效评估。导致生产企业鱼龙混杂,发展良莠不齐,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都没有保障。此外,飞手培训体系亟待完善,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也影响作业效果,应尽快完善行业标准,加快制订植保无人飞机产品标准、作业标准、检验检测标准,逐步完善植保无人飞机标准体系。
售后服务也是短板。童斐认为,很多购买植保机的用户往往面临产品故障而难以快速修复的难题,经常因为漫长的售后维修流程而错过植保作业时间窗口,耽误农时影响收成。高科新农依托强大的售后服务网点,在各地市场打造上百个服务基地,并配备专业维护保养人员,解决农用无人机售后维保难题。形成集培训、技术保障、示范、农业服务为一体的运营体系,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的植保生态圈。
新闻推荐
进村入户“煤改气” 美丽乡村“更美丽” ——滁州新奥燃气实施“村镇通”工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进村入户“煤改气” 美丽乡村“更美丽”滁州新奥燃气实施“村镇通”工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全椒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