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改造前的北湖。(资料图) 记者 计成军 摄
华丽转身,黑臭水体整治见成效
记者日前从市规建委获悉,为改善老城区水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作为滁城三大黑臭水体的收官之作——北湖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正在整治中,面积约44万平方米。通过清淤、截污、活水、增绿、扩容五大方面的整治,今年底北湖将告别黑臭水体。届时,滁城内城河、清流河、北湖三大水体将全面告别黑臭,全部实现河清、岸绿、景美、水畅。
初春时节的滁城乍暖还寒,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一大早来滁城内城河岸边锻炼的张大爷,“小时候河水很清,那时候都在河里洗菜、洗衣服。”作为老滁城人的张大爷回忆说,前些年河水越来越脏,还时常泛出臭味,不过,经过治理,现在河水又变清了。
由清变脏,又由脏变清,如今越来越多的水体、河道正在经历相同的蜕变,这背后体现的是市委、市政府在黑臭水体治理上的锲而不舍。
“半城山色半城河”是滁城老城区的真实写照,这座城青山秀水,内城河穿城而过,清流河玉带环清,南湖、北湖如两颗明珠让这座城市灵动。但长年以来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工农业污染等历史原因,使部分水体变得脏乱浑浊,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市民生活。
2016年起,市政府发布《滁州市水污染防治方案》,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以前,对滁州市城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逐步展开治理,整治目标是“全面提升水质,实现良性循环”。
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同时开展。根据摸排,全市共确定了18个黑臭水体,其中滁城有3个,分别为内城河、清流河和北湖。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滁城黑臭水体整治已有明显成效:内城河景观带改造后,成了一条“绿丝带”,可感受“野渡无人舟自横”;清流河一、二期基本完成整治,消除黑臭水体,引来无数水鸟筑巢。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的黑臭水体整治也颇见成效。据统计,内城河、清流河、天长二凤渠等8个项目已完成,天长老护城河、全椒老赵店河等8个项目正在整治,凤阳如意河、定远南城河正在设计。
清淤活水,北湖年底将告别黑臭
2018年是滁城黑臭水体治理的一个关键节点。为改善城北片区水质,提升滁城老城区水环境质量,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城区最后一大黑臭水体——北湖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今年将全面完成。
据了解,北湖黑臭水体整治范围北至紫薇北路、明华小学,南至滁州四中、遵阳街,东至紫薇北路,西至西涧路,整治范围约44万平方米。整治内容主要为清淤、截污、活水、增绿、扩容五大方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如诗句中所说的,黑臭水体治理的关键是让水活起来,北湖黑臭水体治理也是从此入手。
“想从根本上改善水质,活水是关键一环,”市规建委城建科负责人说,北湖最为人诟病的便是污浊难闻的河水,因此首先是对北湖湖底进行清淤,保证水深不小于2.5米,清淤约70万立方米。其次,在北湖两侧布设截污管,总长5.3公里,通过截污管收集北湖两侧生活污水,污水最终排入滁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保持北湖河水清澈。再次也是关键的一步——活水,即设置一座提升泵站,将清流河水定期引入北湖,使北湖形成活水,保持水质清澈。此外,还有增加绿化和设置生态驳岸护坡,将北湖现状水域面积21万平方米扩展到25万平方米,进一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等。
重建更要重管。黑臭水体治理是标,建立长效管理体制才是本,才能实现水环境持续改善。据介绍,北湖黑臭水体治理完成后,市城管局将负责项目管理工作,并结合周边环境特征、水文条件、水体状况与管网分布,综合运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标本兼治。同时,采取工程措施与执法督查并举的方式,全面排查北湖沿线排污情况及水体周边排水设施,截污治理公共排污口,查处违法排水行为。加强对既有排水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区域污水达标有序排放。加强社会监督,开辟北湖整治信息公开渠道,定期向社会公布城市水体水质监测结果,鼓励公众参与,接受社会监督。
结合“河长制”要求,通过多部门联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得北湖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以此提升区域旅游品质,展现古城新貌,传递山水人文情怀。 (记者王 琼)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经过评审,公布首批36个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入选名单,全椒县大墅龙山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榜上有名。据了解,为深入推进实施旅游强省“五个一批”建设工程和乡村旅游创...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