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慧本报通讯员褚芳玲
蓝天白云下,青翠的松柏高大挺拔;柏油马路宽阔平整,村道小路、房前屋后干干净净;路边花坛里种满各种花卉和绿植……随意走进滁州的一处村庄,都仿佛走进一幅恬静安详的田园山水画。洁净环保、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乡村正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声,在这片沃土上铺展开来。皖东大地,秀美如斯。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美丽家园的期盼。滁州市自2012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共实施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91个、省级中心村180个,并持续把整治范围向自然村拓展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46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149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市、县两级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3.5亿元,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一幅乡土气息浓郁、人文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皖东大地徐徐展开。
规划引领,生态宜居村庄美
在2015年度全省美丽乡村考核验收中,全省共16个地市参与,滁州市有7个县(市、区)共45个省级中心村参与此次考核验收,其中来安、全椒、定远获得先进县。特别是在沿江片区的考核中,来安县从全省28个县(市、区)中脱颖而出,成为沿江片区考核第1名,全椒县为第2名。
近年来,滁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在省级考核中一直排名靠前,每年至少有2个县被评为“省级先进县”,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滁州市牢固树立“规划即法”意识,完成村庄布点规划、镇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按照《安徽省村庄布点规划导则(试行)》等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产业发展、功能配套、人口流动等要素关系,经过多轮修编,最终确定中心村数量为375个,自然村数量1626个,坚决杜绝空心村现象。
2017年,滁州市扣紧年初制定的“14422”目标任务,即全面完成“百镇计划”“基本版”和部分乡镇“升级版”建设,完成40个左右省、市级中心村建设,开展4条观光示范带建设,打造和培育20个特色镇,推进2个整县域建设县。按照“全域覆盖”的理念,加快推进“百镇计划”、中心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截至目前,46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21个省级中心村已接受省级验收;2017年度45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31个省级中心村已基本建成。
产业支撑,兴业富民生活美
美好乡村建设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不仅要实现村庄的“美化、亮化、硬化”,还要大力发展产业,使村村有产,小产做成大产、强产、优产,真正实现“兴业富民生活美”。因此,滁州市各地结合土地资源整治、自然资源开发,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培育美丽乡村的自主“造血”功能。(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日前,省文化厅公布第六届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全椒县全椒大哲油墨有限公司、安徽瑞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入选。据了解,此次评选工作于2017年4月份启动,经过筛选、初审、考察、专家...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