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滁州5月20日电(陈 曦)从一家县属企业,到国内柴油机行业的翘楚,与共和国同龄的全柴集团,在66年风雨征程中,一步一个脚印,一路砥砺前行,最终修成正果、写就传奇,成为行业内一个闪亮的品牌,安徽省一张耀眼的名片。
“卧薪尝胆” 迎来春天
“全柴”是取“全椒县”和“柴油机”的首个汉字而得名,成立于1949年,起初是全椒县农机修造厂,1970年进入柴油机行业,去年销量33.8万台、实现产值34亿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四缸柴油机研发制造企业。
企业的发展,很难一帆风顺。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柴集团生产的单缸柴油机产品极为畅销,备受市场推崇,然而由于单缸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一大批雷同产品很快涌入市场,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厂家为了卖出产品,互相打“价格战”,许多企业纷纷倒了下去,全柴也是“元气大伤”。
不创新,难立足。时任全柴领导看出行业趋势,做出“开发多缸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策,历经多年“卧薪尝胆”,全柴逐渐渡过难关,在行业内崭露头角。1998年,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安徽省内燃机行业唯一一家上市企业。2001年,全柴集团“牵手”福田汽车,达成战略合作,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那个年代,全省有12家柴油机企业,其它11家都是省属或市属企业,唯独我们全柴是一家县属企业,并且通过创新,最终活了下来。”时至今日,回忆起往事,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忠德依然心有戚戚,但更多的是欣慰。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全椒秸秆压成“木煤”一物多用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