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9月17日上午,县委副书记、县长许华带领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等赴滁州市全椒县考察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县人大党组副书记薛信银、副县长俞成山参加考察活动。
全椒县地处皖东,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最前沿,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全县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人口48万,下辖10个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全椒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县、省级文明县城等。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8亿元,财政收入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6.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亿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57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83元。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该县依托生态、区位、文化、产业等资源,科学定位,谋篇布局,构建了“2482”空间布局,重点打造20个示范村、4个精品镇,8条生态走廊和两条环线。去年,该县首批选择了55公里环线区域和6个示范村,全力打造“串珠、连线、带面”的珍珠项链建设模式,基本形成“串珠连线、以线成链”的美好乡村精彩一环线。
全椒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受到了省市充分肯定。对此,我县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学人所长,,取其精华,补己之短,提升发展。
在襄河镇河东新村,许华一行一路走一路看,不时地与全椒县领导及当地村干部、群众交谈,了解了村庄布点规划、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引导群众参与等情况。据了解,河东新村地处全椒县城西部,距离县城5公里。新村利用土地整治项目,完成了安置房、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住宅310套,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污水处理设施、休闲广场等基础配套设施,建成占地面积约98亩,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的新型农民集中居住点,入住农户310户,中心村规划人口1100户。新村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依托辉隆集团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科技园,建立花卉苗木、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吸纳当地农民到此务工,成为产业工人,带动农民增收。2012年,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500元。
在石沛镇黄栗树新村,许华一行通过现场观摩,感受一个古村落的变化与发展。据了解,黄栗树村形成于明朝,是襄河岸边的一个古村落,因漫山遍野黄栗树而得名,现有农户181户,530人,中心村规划人口931人。村内碧云湖是安徽省十大水库之一,长三角地区最后一块生态屏障;此处还是中国讽刺小说家吴敬梓的家族飨堂故地;“村中七景”也沾染着古老美丽的传说。美好乡村建设聘请中南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方向为旅游度假,以徽派风格为主基调,分为10个主功能区,主要有村委会、水景、牌坊、停车场、商业街、商业步行街、游客服务中心、农家乐度假区、果园、垂钓园等。制定操作可行的产业规划,并坚持“一村一品”,现有2家专业生态养殖、1家苗木花卉种植、4家农家乐、1家旅店、2家土特产经营店、1家垂钓中心。现在的黄栗树村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宁静安详,处处散发着浓浓的皖风徽韵气息。
据悉,今年我县美好乡村建设共涉及12个乡镇18个中心村,是连续实施两年再验收的中心村,全部为改造提升型中心村,难度大、任务艰巨。然而,通过赴全椒县考察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对该县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城乡面貌一新,群众安居乐业,感受颇深。
许华在考察时要求,各乡镇要学习借鉴全椒县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努力,取得工作新成效。图为许华一行在石沛镇黄栗树新村考察。(杨维礼)
新闻推荐
近日,十字镇汊河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喻圣林,兴高采烈地带领200台(名)收割机和农机手,浩浩荡荡地远赴黑龙江省建三江部队农场,参加当地跨区作业水稻机收大战。汊河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全椒县的“种粮大...
全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