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全椒新闻 > 正文

寻梦滁州,恰似春风踏歌来

来源:滁州日报 2014-08-01 15:31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寻梦滁州,恰似春风踏歌来

(上接第一版)坚持以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统筹文化政策制定、服务设施网络和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完善滁州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指标体系,同时适度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电影院里高朋满座,3D高清画面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文艺“轻骑兵”活跃于乡间田野,传统戏剧的雅韵为炎炎夏日乡村送去阵阵清凉;文化广场大家唱人潮涌动,劳碌了一天的人们在曼妙的音乐、轻摇的舞步中尽情享受着仲夏长夜……这是近年来滁州人感受最深的变化。

今年7月起,2014年文化民生工程“送戏进村”文艺演出专场活动又如约在各个县(市、区)拉开帷幕。在来安县张山乡两个小时的演出活动中,来自市演艺公司的专业演员为现场观众献上了歌曲、小品、舞蹈、京剧、黄梅戏和笛子独奏等高质量的精彩节目,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大家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文化活动能够多组织一些,多下来几次,让基层群众更多的欣赏到这样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

同样,在定远县蒋集镇,农家书屋也成了村民补充知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7月10日上午,由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授牌的“安徽省第一家农家书屋”,在蒋集镇举行挂牌仪式。“农家书屋建在家门口,给了我很大帮助,它带我走上致富的道路。”一提起农家书屋的好处,蒋集村金巷村民组村民金其如就不自觉地打开了“话匣子”。原来,金其如第一年养猪没有经验,新生仔猪死亡率较高,后来他从书屋借阅了《现代养猪技术问答》,按照书中提供的饲料配方并实践后,仔猪长得壮壮实实。现在,金其如的养猪规模已经从最初的十几头发展到出栏400多头小型猪场。

蒋集镇农家书屋自2004年建立以来,在各方合力推动下,目前已拥有农业、科技、文学、历史等各类图书4万余册,累计11万人次借阅,成为当地农民名副其实的精神文化家园。

据了解,近年来,滁州市文化惠民能力全面提升,更新出版物182436册;完成了49个乡镇、社区、街道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任务,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效能有力提升,全市开展农村文艺演出近2000场。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也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基本建成市、县、乡、村(社区)四级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完善市级“三馆一院”、县级“两馆一场”。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市委、市政府在10个全市美好乡村和48个美好乡村中心村开展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试点,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标准,将农民文化乐园建设纳入美好乡村建设任务和考核评价体系,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今年底,8个省级农民文化乐园试点可全部建成对外开放,7个市级农民文化乐园试点能完成各项重点设施建设任务,43个县级农民文化乐园试点中有条件的村,可同步完成各项重点设施建设任务。”市委副书记孔晓宏介绍说。

利用先走一步优势,努力做到“转体制、换机制、养精兵、创品牌、闯市场、出效益”;整合资源,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亮点突出;尊重传统文化,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良好的社会氛围——

软文化实力硬文化品牌

时间回溯到2010年6月21日晚,大型现代京剧《沈浩》在滁州大剧院隆重上演,这是新成立的滁州演艺有限公司首次正式亮相。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给重组改制成功的滁州文艺新阵容鼓劲喝彩。作为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滁州市在经济条件不占优势,又是非试点市的情况下,针对文化单位行政分割、资源分散、市场意识薄弱,大力发扬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突破,走在全省前列。

“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我们从过去从‘引作品\’到‘产作品\’,从‘等市场\’到‘找市场\’,市演艺公司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完成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市演艺公司办公室主任毛鸿冰告诉记者,从2011年的演出150余场、演出收入120万元,到2012年近200场、演出收入236万元,2013年演出250余场,演出收入近300万元,市演艺公司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能力不断提升。

全椒是《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乡,自古以来就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市场的冲击和机制的僵化,原本红红火火的全椒文化市场渐渐走入困境。据全椒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敬介绍,文化体制改革后,三年来公司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和主动作为,组织放映2000场、接待表演团体演出300场,创收达100多万元;公司艺术团商业性演出400多场,创收270多万元,两个效益成果丰硕。

“近年来,滁州市不断加大文化精品创作生产扶持力度,推出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影响的重点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影视作品,打好滁州特色,提升滁州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市文产办主任朱明春如是说。当前,由刘晓庆担纲女一号的《我有一个梦》大型青春励志剧正在滁州长城国际影视动漫旅游创意园紧张拍摄;被省委宣传部列为2013年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电影《醉翁亭记》,目前已经进入制作阶段;与深圳信美动画有限公司合作制作动画片《儒林外史》《寿昌辞官寻母》也进入后期制作阶段;30集电视连续剧《儒林外史》被列入文化强省重点扶持影视剧,即将开机拍摄。

电影《妈妈的手套》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大型现代黄梅戏《孝行天下》先后在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安徽省新剧目汇演上荣获多个奖项,图书《历代名人咏滁州》、美术作品《醉翁亭记全景图》即将完成……

滁州市在文艺精品传承、创作上树立精品意识、品牌观念,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更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文化内涵,扩大了滁州文化影响。

中国农民歌会坚持公益性服务方向,坚持不断创新,坚持国家级艺术水准,以其浓郁的农家风味,成为一张亮丽的文化品牌。中国农民歌会先后获得社会文化政府最高奖——第十五届“群星奖”、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特等奖(名列第一),2013年又被列为省重点打造的十大文化节庆品牌之一。与此同时,滁州市整合当地琅琊山初九庙会、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等传统民俗活动,策划举办以“传承民俗风,欢乐新滁城”为主题的中国·滁州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周,传承民俗风情,扩大滁州影响。据统计,参加首届民俗周活动的游客达到83.1万人次,参加展示展销企业2480多家,实现和带动销售额4858.8万元。

滁州市醉翁文化、儒林文化、明文化、孝文化、红色文化交相呼应、相得益彰,为宣传滁州文化,传播非物质遗产,使全社会尊重传统文化,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良好的社会氛围,近年来,按照“试点先行,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目前,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5大类,882个项目,已确定市级传承人35人。

新闻推荐

全椒专项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

全椒专项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寻梦滁州,恰似春风踏歌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