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椒县紧紧围绕“三帮三提”目标,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监测调度,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帮千企”活动,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更新服务理念,工业经济逆势上行,亮点纷呈。至4月底,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1.9亿元,同比增长12%,占年计划的33.1%;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2.1亿元,同比增长13.2%,占年计划的32.7%。
“三个平台”促发展:一是打造企业创先争优平台。自2011年起,县财政设立2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奖励工业企业做大做强。2013年,县财政共拿出1275万元,奖励民营企业,奖励结果在媒体公示。通过表彰先进,进一步树立政策导向,鼓励广大企业家积极创先争优。二是打造企业做大做强平台。以“十百千”工程为引领,把百亿全柴、百亿配套、百亿新业、百企提升千企培植工程有机融合,进一步引导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出台了《全椒县企业分类帮扶推进“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对全柴、海螺等重点企业,县政府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回应诉求、帮扶发展。三是打造政策支撑平台。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实施“五个零”工程,即零首付注册企业、零收费开办企业、零收费入驻园区、零收费技术改造、零税负生产经营。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县效能办、政府办、经信委组成督查组深入县直涉企部门,对上级和县里出台的惠企政策进行了专项督查。
分类帮扶强推进:出台《关于实施分类帮扶推进“十百千”工程的方案》。根据税收、产值、占地面积等指标,对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按企业的社会贡献度分为A、B、C三类。根据企业不同类别,确定不同帮扶目标。重点帮扶A类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档次,每个A类企业有1名县级领导干部帮扶;B类扩大规模、达产达效,登台阶上水平,每个B类企业有1个县直单位帮扶;对占地面积大、达产达效率低、社会贡献不高的C类企业,进行重点监管,按照谁谁引进谁负责的原则,C类企业由引进单位、企业所在地政府(开发区)帮扶,取消C类企业所有优惠政策。
新闻推荐
全省美好乡村建设考核验收培训在全椒举行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