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全椒新闻 > 正文

滁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孙永进

来源:滁州日报 2014-04-04 15:4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孙永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为滁州市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我们应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要求,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秉承敢为人先传统,着力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建设美好滁州提供有力支撑。现结合滁州市实际浅谈一些看法。

一、滁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1、粮食持续增产压力大。全市中低产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5%,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多数年久失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加上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资价格持续上涨,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务工,种田主体老化、弱化、兼业化明显。

2、农业招商项目落地较难。土地使用审批困难,环保管理日趋严格,减排压力加大,一些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不大的种养业项目,落地困难。

3、农业发展融资较难。种养业用地大都是农用地,属集体性质,在确权登记颁证前是不可抵押的,一般农业投资都比较大,靠自身滚动发展力量不足,即使马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了,由于种养业是高风险行业,一般商业银行可能仍然不愿涉足。

4、农村土地流转退出机制急需建立。土地流转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经营主体经营不善、贪大求快导致管理难度加大、因资信问题不能按合同履约等问题,引发了一些矛盾和纠纷,影响了土地流转深入推进和农村社会稳定。

5、农业产业化经营仍较薄弱。产业链条不长,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大,带动力不强,农产品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发展对策

1、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创新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营机制、探索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等12个方面24类改革探索,努力使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农村土地市场建设更加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更加活跃;农村金融服务不断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激活各类发展要素,为推进现代农业和建设美好乡村注入新的动力。

2、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区为引领,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全市8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五级”创建,重点加强18个市级示范区建设调度,择优打造“升级版”,力争全椒县创建国家级示范区,南谯、明光、定远创建省级示范区取得突破。建成一批在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主导产业样板区、特色农业精品区和多功能农业综合开发区。

3、大力推进美好乡村经济发展。重点围绕48个中心村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指导中心村在产业规划编制、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规模土地流转、一村一品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方面加快发展。

4、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坚持“扶持大户、培育家庭农场、完善合作社、发展联合社、壮大龙头企业”的工作思路,从建章立制抓起,从强化培训入手,从信息化建设着眼,从抓点示范做起,从今年开始全市每年创建50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和20个市级示范社。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之间开展联合与合作,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抱团发展,联合做强。争取新培育发展家庭农场500个,总数达到2000个以上;新发展农民合作组织1000个,总数达到6800个。新增土地流转30万亩,总量达212万亩。

5、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扩基地,建园区,促联接,强科技,创品牌、大招商、抓投入”,着力扶持17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办好合肥、上海、北京等地农产品交易会,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550亿元以上,尽快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6、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继续实施水稻产业提升、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等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深入开展小麦“双四百工程”和水稻“双百万”行动。重点实施286万亩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核心示范区,力争超级稻达240万亩以上,粳稻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小麦生产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上,单产提高到400公斤以上;建立粮棉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79个。在全市遴选种植面积500亩以上的水稻种植大户100户,开展示范引导。力争粮食总产增长2%。加强袁隆平“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定远万亩示范片建设。

7、着力推动畜牧水产健康养殖。实施畜牧业转型升级工程,加大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力度,全力帮办嘉吉肉鸡、正大生猪和德青源蛋鸡等项目,率先打造养鸡业“龙型经济”,力争肉蛋奶总产达55万吨,增长5.8%。积极实施水产跨越工程,加快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力争水产品产量达33.2万吨,增长5%。

8、抓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完成95个乡镇农技站条件建设任务。继续实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全面推进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制度。加大农业先进技术集成推广,力争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启动千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训。

9、实施农业物联网覆盖工程等农业信息服务建设。抓好50个示范点建设运行,确保“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物联网地市级全覆盖”,完善“12316”信息服务体系,开展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市场信息、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种养过程监控等全方位信息服务。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10、推进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向重点区域和主导产业集中打捆使用,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放大集聚效应。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粘合和撬动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建设,逐步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加大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收益要多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放。

11、创新服务龙头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和金融产品。开展订单、仓单、应收账款、股权、商标权等抵质押贷款担保,扩大龙头企业有效担保物范围。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龙头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并降低担保费率。支持推广“联保贷款”和“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贷款模式。加强龙头企业诚信建设,优化银企合作环境。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对龙头企业贷款给予利率优惠,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商业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优先将龙头企业列为支持对象,开发适合的贷款品种,降低准入门槛,增加贷款投放。

(作者系滁州市农委主任)

新闻推荐

为了青年法官健康成长 ——滁州中院关爱青年法官成长侧记 本报通讯员梅克寒 冯 春

为了青年法官健康成长 滁州中院关爱青年法官成长侧记 本报通讯员梅克寒 冯 春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滁州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孙永进)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