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全椒新闻 > 正文

老张巧念现代农业经

来源:滁州日报 2014-02-08 15:5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老张巧念现代农业经

花重金请专家编制生态农业规划,带领乡亲们发展养殖、种植业——

本报记者张 杰 本报通讯员王 敬

“三九”隆冬,天寒地冻。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全椒县石沛镇大韩新村,见到的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10多个农民在挥锹挖洞准备栽树;两辆运输车停在种植蔬菜的大棚前,一会儿工夫,运输车满栽蔬菜驶往全椒县城;每座蔬菜大棚里都闪动着忙绿的身影;远处,一个占地约百亩的水塘里数千只鹅在欢叫。这片土地的主人是全椒县联盟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国伦。

张国伦今年40出头,中等身高,体型偏胖,说话声音洪亮。他从2009年开始流转土地,以每亩200公斤水稻与农民进行流转交易,不断发展壮大,经过4年的积累,如今拥有土地3200亩。“失地的农民生活有保障,”张国伦说,“此地农民人均3亩地,土地流转出去后按合同每人收获600公斤稻谷足够口粮,政府帮助农民购买了养老保险,让失地农民实现了老有所养。合作社常年聘请了本地的农民打工,农闲时有40多人,农忙时有200多人,每月仅工资支出12万多元,其中,管理人员年薪达4至5万元。合作社还为打工者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在这里打工的农民普遍感到体面、有尊严。”

张国伦具有超前和现代的经营理念,3年前邀请安徽农业大学的专家编制了生态农业未来5年发展规划,设计了养猪、鹅、鱼和种植蔬菜、水稻、小麦、水果等。他手指桌上一本厚厚的规划书说,“有了规划就是好,科学发展有奔头;3年来按照规划合作社实现了加快发展,年出栏生猪5000多头、鹅10万只,收获5万公斤鲜鱼,300亩蔬菜年销售1600吨,2600亩土地年生产粮食200万公斤。同样的土地经营有窍门,按照土地的肥瘦分成三等,上等的土地经营粮食,中等的土地经过整理种植蔬菜,下等的土地种草,草可以喂鹅,做到充分利用土地,使有限的土地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按照规划进行经营效益倍增,编制规划费用8万元,却换来年纯收入超过100万元,真值。”记者翻开厚厚的规划书,里面对种植、养殖、市场营销、利润率、信息技术等都有详细的分析。

张国伦在多年的实践中悟出投入和产出的密切关系,几年来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建设了300个保温、水分足的蔬菜大棚,一年比一年建设的档次高;架设了高压线路,修建的沙石路、水泥沟渠通到每幢大棚和田间,做到水、电、路、沟、渠配套。其间,各级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先后给予70万元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资金补贴、75万元粮食补贴资金和农机补贴等,为发展现代农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张国伦致富后不忘乡亲,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先后带动118户农民共养鹅超过百万只;带动38户农民种植蔬菜年产蔬菜2600多吨;利用猪粪发酵产生沼气无偿提供给84户农民解决烧饭问题;同时,回收的沼气渣作为肥料用于种蔬菜,既环保又生产了无公害蔬菜。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成员平均年增收1万元。

由于环保、生态加上科学种植、养殖,张国伦种植的12个品种为无公害蔬菜,每天供应全椒县城18个直销店;2012年为滁州市储备生猪2000头,先后获得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和省级农业示范园称号。

真实声音 真情记录

新闻推荐

全椒30支队伍“三下乡”常态化

全椒30支队伍“三下乡”常态化

全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张巧念现代农业经)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