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人即使在外混得再不好,要说不想家,那也是假的。家,因为有故土的存在,而思;因为有亲人的存在,而念;因为在外无一技之长谋生,而愁;凡其总总,归纳于打工的人乡愁。这是这个群体、那个时代、那个年龄段的部分人,烙下的独特乡愁,个中滋味,别有感受。
家乡有句俚语:儿不嫌母丑,狗不弃家贫。记得在全椒上班没两年,单位倒闭了。迫不得已提着两床被子,背着些塑料盆和水瓶,赴距离家乡五十公里外的南京打工,后期又辗转了两个城市。说实话,在离家去南京之前,我都没去过几个象样的城市,心目中最仰慕的生活就是能在全椒县城定居和工作;最熟悉的“大城市”就是我们滁州市,省会合肥更甭提了,去都没去过。说白了,我打工前,就一直没离开过我的家——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然出去了,就得承担起一些责任,得养活自己,在全椒谋生有点困难的情景下,若留下来,无一技之长的自己,面临的选择可能就是开如今满街转的“马自达”(全椒的一种交通工具),或是做些出卖体力的职业,如扛包、下货、踩三轮车,要么回农村老家干田(种田的意思)。虽然抱着对家的无限依恋,我还是选择了离开。走那天,母亲不顾“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疼痛,起来给我炒了一碗鸡蛋饭,我出了门她依然不放心地跟在我后面再三叮嘱。外面冷风中的寒气袭人,天还没有大亮,我家居住的果园路街道上几乎看不到一两个行人,两侧的路灯静谧地眨着冷冰冰的眼睛,审视着我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一步一趋地远行。我来到吴敬梓路的东面(如今的全椒大酒店位置),等候着全椒-南京方向的小中巴到来。那一年,是1999年冬天。
刚离开家的那些日子,我真的想家,我本身就是位极其恋家的人,缺乏社会磨练。同事大部分来自五湖四海,有山东的,有乌鲁木齐的,有盐城的,有甘肃兰州等地的。他们经过高校数年的洗礼,业已对家的思念抱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只有我例外。全椒大致离南京比较近,因此一逢周五临下班的时间,我就迫不及待地从单位蹿出,先从珠江路小营乘坐6路公交车赶往原先的汉中门汽车站,一直到登上那辆下半截喷着粉红色的漆的南京-全椒的小中巴,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才放下来。可以回家了。
就这样周复一周,年复一年,只要不逢单位特殊情况,我每个周五的晚上会准时出现在汉中门汽车站,而在每个周一的凌晨,东方还没有透出鱼肚白的时候,我准会出现在全椒大酒店的吴敬梓路一侧等侯返宁的车。其实这也算不上乡愁,也远远没达到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那个层次,但我确实是一位恋乡的人,确切地说,是恋家。回到家中,母亲早早地把丰盛的晚餐做好;我一跨进门,母亲就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给我端上来。母亲不说话,只是深情地听着她这个最疼爱的小儿子,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在南京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一些添油加醋的奇闻怪见——母亲很爱听,满脸皱纹的脸上荡漾着开心的笑容。
后来啊,我调离了南京,漂到一个城市,又漂到另一座更大的城市。渐渐离家远了,我也结婚了,有儿子了,也慢慢地适应了在外面的工作和生活。30出头的时候,乐不思蜀,周末我几乎快要忘记了要乘车回全椒的念头,已经没有什么“乡愁”的感觉了。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想到,我要回全椒看看,再想起和两鬓斑白的母亲唠唠家常、谈谈心。家里弟兄姐妹多,母亲每次看到她任何一个孩子回来,都是她最欣慰的时刻,她也因此常说“忙着不累,为孩子忙点累点也开心。”
后来母亲因病去世,屈指算来,距今业已8年有余,和老屋门前那棵杏子树一般年数。时间一若白驹过隙,不能不令人感叹日子为何这般太快!恰如朱自清先生写的那篇回味隽永的短文《匆匆》:“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如今的我,已近不惑之年,可能年龄渐大了吧!恰恰乎一种如游丝般的乡愁,不停地萦绕着我的思绪,缠绕着我的身躯,让我不得挣脱,又挥之不去。不禁令我再次想起和回味起余老的那首《乡愁》来,且慢慢地闭上眼睛,小声地去吟哦: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岁月在流逝,全椒在发展,打工的人不论身在千里万里外,“两高三铁,合宁枢纽”,人们和全椒的距离浓缩成一张车票的宽度,数个小时的长度,“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代似乎已经过去。如今的全椒南屏山森林公园塔楼伴竹影,曲径通幽,环境雅致,空气清新;十里环襄河景观带桥势若凌波飞虹,波光涟滟,长廊古朴;碧云湖青山绿水,群鸟翔鸣,如人间仙境;两侧山势连绵的至美山湖大道,其触角一直延伸至神山深处,那里有千年来静卧着的神山古寺和“归来煮白石”的仙人洞;情系着椒邑人情节的古襄河改造工程,也在这届政府的手中渐渐描绘出宏伟的巨幅丹青蓝图。这些让我们在外打工谋生的椒人有理由为家乡的未来发展前景,感到振奋。此刻的乡愁渐渐转化为一种对家乡的信心和期待。全椒发展的越来越好了,也会给打工的人叶落归根更多的机会,家乡就象打工的人心灵相依的港湾,终归会抚慰打工的人心灵上,一丝淡淡的乡愁吧!因为家,也就是我们的母亲!
●清流漫谈●
新闻推荐
全椒推出《群众路线教育手机报》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