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转变政府职能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市委江山书记在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轮训班上讲的“政府职能转变要转变理念、创新方式,从越位点退出、从缺位点补上,在严控编制总量的前提下盘活现有编制资源”和本人工作实际,我认为转变政府职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划清政府职能边界。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合理界定政府行为、市场行为、社会行为的边际和范围,充分发挥调控、监督、社会治理、关注民生、国家安全和公共服务等政府职能,这也是合理设置政府部门的前置条件
一是转变观念,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政府应改变以往那种大包大揽、包打天下的做法,要朝着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的方向努力,推动“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实现政府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转变。
二是突出“三化”,消除“三位”。“三化”即 “强化”、“弱化”、“转化”。“强化”就是要强化政府裁判员角色,主要抓宏观、抓规划、抓监管、抓民生。“弱化”就是退出直接管理的微观经济领域,从直接配置资源转向监督市场资源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转化”就是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企业等非政府性机构承担,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现代农业等领域。政府可以通过合同、委托等形式购买服务。其中环卫、文化演出、房地产评估等工作完全可以交给市场。消除“三位”现象,就是要通过科学界定政府职能,真正做到越位点要退位,缺位点要补位、错位点要正位。
二、理清部门间职责。构建政务流程图,编制权力清单,相连部门划同心圆,重合职能调整设置时,放在边界效应最大化的部门,避免权力打架行为。一是对部门职能间交叉的地方,要么重新界定,要么实行合并,避免出现“好事都揽、难事都推”、“举起板子不知道打谁”,如食品安全、违章违建、黑网吧等监管查处时出现的多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二是应按照法定职能和市场行为的发展要求,着重理顺县级政府与上级垂直部门的关系,与乡镇政府的关系。避免“看得着的管不住,管的住的看不着”管理缺位、管用脱节的现象。
三、科学设置政府机构。坚持“并转撤减”的原则。“并”即:对职能弱化和相近的部门进行归并和调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一些原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当时客观情况而产生和设置的部门如今已不合时宜,滞后甚至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探索实行大部制,如残联、工会、红十字会、民政等部门的救助功能也可以整合到一个平台。“转”,即:将与市场联系密切、市场功能强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推向社会,如医疗、教育、农业技术服务等行业或部门。“撤”,即:坚决撤销计划经济时代设定的计划经济单位,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减”,即:对机构编制实行只减不增、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人力资源,编制不动人员流动,切实盘活现有人力资源、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也是加强廉政建设的要求。重点是要抓好“清、减、管”三个环节,“清”就是以群众需要为尺度全面清理各项行政审批事项,逐一甄别、全程公开、接受监督;“减”就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精减撤销一批、转移下放一批。“管”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认真管理、加强监督,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推行“一条龙”审批和“一站式”服务,夯实各级为民服务平台建设,为群众、为市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作者系中共全椒县委副书记
新闻推荐
大型古装电视剧《儒林外史》在全椒开机拍摄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