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年40岁,正是大展宏图的黄金时期;他在全国烹饪界无人不晓。他就是国家二级评委、中华金厨奖获得者、儒林美食烹饪研究协会会长刘传海。
刘传海出生在全椒县黄栗树大山村金庄组。在他刚记事时就跟在父母身后捡拾稻穗;上初中放暑假时,跟父母一同收获水稻,弯腰收割水稻并捆扎好挑回家,稚嫩的肩膀磨得又红又肿。7亩薄田仅收获3000公斤稻谷,除去口粮所剩无几,人均年收入200多元。那时,年仅18岁的刘传海就暗暗发誓:要跳出“农门”,到城市去闯出一条新路。先后到工厂、酒店学徒。由于他能吃苦耐劳又聪明好学,得到老板的赏识,被送到浙江省湖州市学习厨艺。学习期间,他遍访当地名师,不耻下问,终于学有所成。一年后回到全椒继续打拼。期间,他考取了东方美食学院,毕业于高级烹饪管理专科,由于勤奋好学被学院评为“十大”精英学子,同时在第五届东方美食大赛中荣获特别金奖和第四届“百强超厨之星”称号。儿时艰难的生活养成了他能吃苦的精神,每天上班总比别人早到2个小时,反复练刀工;下班总比别人晚走2个小时,把里里外外卫生打扫一遍,整理菜肴。由于能吃苦勤学习,技艺提高很快,从递盘子、配菜、上灶台到升任大厨、厨师长,中间仅2个月左右光景,在同行中属于很快提升类。先是初级,然后逐步到中级、高级,现在是高级烹调技师,这是行业最高级别。如今,他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属于自己的餐饮业。
他以勤奋好学见长,只要有空就走出去,遍访行业高手,全国著名的国家级大师几乎都拜访过,抱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念,学其所长,掌握了徽菜、淮阳菜等多种菜系,在全椒县逐渐成为行业领头人,在几年前成立的儒林美食烹饪研究会上被公推为会长。
成名后,各种名誉接踵而来。每年都要受到近10次邀请,到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苏州、连云港等地参加各种技术交流和比赛评委。2007年参加安徽省后勤与接待系统第一届技能大赛荣获银奖,当时的副省长孙志刚为他颁奖;同年又在黄海美食国际大赛中荣获特金奖一枚。他创新推出的许多菜肴在《中国大厨》、《烹饪艺术家》、《中国烹饪》、《中国徽菜》、《当代流行旺菜》、《中国超厨作品集》、《中国烹饪大师名师百人作品选》上先后发表。
日前,刘传海牵头着手编写《儒林美食》一书,把自己在全椒推出的传统菜肴和创新菜肴进行整理和出版,目的是打造全椒县对外宣传的一张美食名片,让更多的朋友通过这本书了解全椒,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资全椒,促进全椒的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全椒打响“三线三边”整治攻坚战
全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