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水在全椒县武岗镇中心村做了十几年村干部,现在,他变成了全职的“村官”,不仅每天要按照机关单位的作息时间上下班,也和公务员一样,按时拿到了工资。“以前,像我们这样的村干部,一头忙村里,一头忙家里,整天心挂两头;现在,县里财政给我们发工资,我们都把全部精力放到了村里,不再分心做别的事情了。”刘思水说道。
近年来,全椒县根据当前农村工作实际和村干部队伍的特点,以选任、激励、培育、监管四个方面为中心,倾力打造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职业化村干部队伍,让他们在广阔的田野上挥洒青春,大展作为。
灵活选任增活力
全椒着力加强村级配套组织和辅助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内选”、“上派”、“下挂”等多种途径,选优配强村干部。“上派”,就是从县直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困难村、后进村担任第一书记。“内选”,就是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知识青年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下挂”,就是选派镇机关、事业单位年富力强的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到村任党组织书记,县财政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岗位补贴和每年5000元的办公经费。
绩效薪酬注动力
实行村干部报酬工薪化,增强他们的工作动力。该县先后制定出台了《村干部“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村居干部工资报酬和工作经费实施办法》等。一方面规定村干部工资由县财政承担,打卡发放,同时建立村干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村干部工资根据农民人均收入变化及时调整提升;另一方面细化农村工作十二项指标任务,对村干部实行更加科学严格的绩效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确定绩效工资。西王镇夏集村党总支书记谢世凡说:“过去村干部待遇一直很低,特别是我们山区村,没有集体经济,村干部工资低不说,有时还不能及时发放,对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现在不一样了,经济待遇有了很大提高,认真做事还能得到更多奖励,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持续培训强能力
今年,全椒县将村干部培训纳入县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制定《全椒县村干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组织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村干部的培训经费每年人均不少于300元,列入县、镇两级财政预算,按1:1投入。县负责培训村正职及其后备干部,每年不少于7天;镇负责培训村其他干部及其后备干部,每年不少于5天。同时,充分发挥县、镇党校作用,切实抓好村干部任职培训、任期培训,推行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把村干部参加培训情况作为提拔使用和换届留任的重要依据。
廉政考评加压力
“年度综合考评单项倒数第一的村,给予通报批评;连续两年单项工作倒数第一的,直接从事此项工作的村干部引咎辞职。”十字镇组织委员向笔者介绍廉政监管措施。
近年来,全椒县先后出台了《村级事务“四议三公开”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形成了“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权”的长效机制。同时,各镇正在推行工作交办制。每个周末,村主要负责人摸排梳理下一周的工作任务,周一召开工作例会,具体工作具体安排具体到人,做到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担子。
新闻推荐
移址新建,高标准规划设计,“科教兴县”战略的重大举措
全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