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远远望去,这片沟壑交错的土地上,成片的桃树林起伏连绵。春天来临,桃花争奇斗艳,如若穿行其间,仿佛进入世外桃源……如果你走近些,大量的历史遗存和民间传说会告诉你:这块古老的土地绝不寻常。
梅花垄,这个具有厚重人文色彩的地方,位于千年古镇程家市境内,与马鞍山市的和县、含山隔滁河相望。程家市自古以来商贾云集,是周边三县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国民党七县流亡政府临时驻地。梅花垄地区随处可见汉砖、宋砖、明砖,附近村庄的人家砌猪圈、茅棚的砖大多也是刻有花纹汉砖。这片冈峦之地为什么叫梅花垄,梅花垄地下又有哪些惊人的发现。
梅花垄的地下,其实是一座汉宋古墓群,墓冢呈梅花瓣形,比比皆是,故称梅花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滁县地区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对部分古墓进行了多次勘探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古墓是西汉、东汉、六朝至宋各代的遗存。1978年,梅花垄古墓群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实,梅花垄在历史上曾叫“谎粮墩”。明泰昌年《全椒县志》载: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谋略家伍子胥率兵伐楚,渡江到达全椒,由于粮草断绝,军心动摇,伍子胥在程家市梅花垄地带堆起了一个又一个大土堆,上面覆盖一层薄薄的米粮,谎称粮草充足,打完这一仗,马上埋锅造饭。士气顿时大振,结果大获全胜。这些土墩后被称为“谎粮墩”。
梅花垄的西南角有个村子叫大汪村,这里太平天国擎天一柱、康王汪海洋的故里。汪海洋初为石达开部将,后与石决裂,率所部回归天朝,受天王洪秀全嘉奖,名其部为“扶朝天军”。汪海洋多立战功,被封为康王,是太平天国后期擎天一柱。汪海洋故里村东的大塘有一涵口,为许多石碑砌就,碑上残字多有皇封诰命之文。汪海洋参加太平军之前一直生活在大汪村,村里以汪姓为主,多为汪氏后裔。
梅花垄的神奇,不仅是走出了赫赫武将汪海洋,还孕育出了文风鼎盛的吴氏家族。
梅花垄的西角的山吴村,是吴敬梓的祖居地——西墅草堂的旧址,是吴敬梓的高祖吴沛修建的居所。吴氏先祖迁至全椒后一直定居在这里,直至吴敬梓祖辈迁居县城附近,时间长达百余年。吴敬梓《西墅草堂歌》云:“先人结庐深山中,布衣蔬食一亩宫。青山层叠列画障,绿树槎枒映帘栊。门迎流水蓼花湾,牧唱樵歌竞往还。琴樽无恙尘嚣静,指点深林暮霭间。”这个兴盛百年的吴姓族居地,现在已经看不出当年的影子,昔日的豪门已经化作历史的烟尘。只是村人在起塘泥时,从草堂的蓼花湾里挖出了大量的古砖,让人依稀能看到些许历史的印记。
这里还有南朝时期的丰乐城遗址,距今约1500年。遗址四周城墙尚存,是江北地区最为完整的古城遗址。遗址内至今还能觅到汉白玉的残片和一些古井石栏。这里还是个古战场,明初朱元璋在渡江南下在这里与元将帖木儿鏖战过,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也在这里与清军恶战。每当夕阳西下,登城远眺,则倍感历史的厚重与人世的沧桑。
万亩桃园中,盛开的桃花簇拥着花神庙。传说十二花神在天上犯了罪,被玉皇大帝贬到人间,因此人间变成了万紫千红的花乡。为感谢花神的恩赐,梅花垄地带的群众修建了花神庙,旧时桃农都到此进香献花,谓之“谢神”。达官显贵、平民百姓更是来此赏花消遣,文人雅士也纷纷吟诗泼墨,是为桃乡一大风景。复建后的花神庙里供奉着十二花神,个个神态各异、惟妙惟肖。
在梅花垄地带,还流传着伍子胥的传说。全椒曾是伍子胥祖父伍举的采邑,因楚太子陷害,楚平王杀害了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就在父亲和兄长被害的那个夜晚,伍子胥梦见父亲手持一鲜桃,站在一大片桃园中。伍子胥知道父亲的意思是叫他赶快逃而远走,便连夜向吴国出逃,一日到达吴楚交界处的程家市境内梅花垄,又困又饿的伍子胥在一片荒地上睡着了,待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竟置身在一大片桃园中,他突然想起在出逃的那个夜晚梦到父亲就是站在这里的。后伍子胥侥幸过了昭关,到达吴国。在梅花垄,伍子胥数次逢“桃”,因“桃”而“逃”,因“桃园”而“逃远”。至今梅花垄一带小孩手腕上都会戴个刻制的桃核,出远门时也会在腰带上别一束细桃枝,以避邪。年纪大一点的老人都会以桃木柄扎笤帚,以此来扫除不祥。蜜桃成熟时,谁家老人做寿,人们必定会在梅花垄的桃园摘上几个圆熟透红的大蜜桃去祝寿。梅花垄,正是中国桃文化的发源地,自2009年开始,在这里已成功地举办了四届桃文化旅游节。
新闻推荐
全椒举办关工委干部培训班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