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全椒新闻 > 正文

滁州城池的演变

来源:滁州日报 2011-02-15 17:3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滁州城池的演变

□汪坤

说滁州文化

滁州老城池,70岁以上的老滁州人都还有印象。笔者1947年在滁县晓明小学﹙现市委南大院内﹚求学时,一次美术课,老师要我们全班同学去南城墙上绘画城南大圣塔的全景。那时,滁州老城墙,南、北两座城门﹙含月城﹚,都保护得较完好,有城垛,有较宽厚的城墙,有宏伟的城楼,城墙外有护城河﹙解放后,成为渔场的养鱼池﹚,威严壮观。

滁州历史悠久,为江淮重镇,金陵锁钥。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定居,从事农牧活动。西周、春秋战国时曾设小镇隶属椒国﹙今全椒县﹚,至南北朝宋孝武帝刘骏孝建三年﹙公元456年﹚时,方置南谯郡。北齐幼主高恒承光元年﹙公元577年﹚被北周灭亡后改为北谯郡,领新昌、临滁、高塘三县。隋文帝杨坚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新昌县改南谯为滁州﹙因滁河而得名﹚,至隋炀帝杨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并入江都改为清流县。唐李渊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复置滁州,直至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4月改滁州为滁县。1982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改设县级滁州市。1992年底,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设省辖滁州市。

滁州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镇守者为加固防守,开始建筑城垣以保安宁。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郡守开始建筑城池,至隋唐时,城池基本建成。那时城廓范围较小,宋、明以后几经兵燹、地震,再次修筑拓展,规模逐步扩大,建有子城、罗城、月城和护城河。到1949年2月滁城解放时,基本形成了本文开头叙述的城池规模。1952年为疏通交通、发展经济,拆除了城墻,修筑环城马路。东、北、西城墙折除后,市民或建住房或种植蔬菜。

滁州城池的兴建、扩展、重建,均以其地势定其走向,故明代之前的城廓是不规则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他的发迹地重新规划、拓展、重建,并开挖护城河,至清代多次重修,把城廓基本定形成方型。历经六七百年的沧桑、战乱、天灾,直至解放前夕,我们所看到的旧城城廓,基本属于明代原样。上个世纪70年代,将现市老年大学东南侧的护城河拦腰筑坝,堤坝以北将城河水放干,建体育活动中心。2004年2月滁州市政府决定把“明城墙及护城河旧址”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环城路北端东侧和南端南侧树碑公告世人。

新闻推荐

全椒经济迎来“开门红”

全椒经济迎来“开门红”

全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滁州城池的演变)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