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哲
长三角,一个频频进入大众视野的区域,似乎长期是“江浙沪”两省一市的代名词。
回顾历史,从浦东“龙头”地位确立,到昆山、张家港、江阴、常熟“四小虎”崛起,再到南京江宁区“一条龙”腾飞,长三角发展的“步调”似乎总难寻觅安徽身影。然而,昔日的关注度并不等价安徽今天的决心。前三季度,安徽GDP同比增长7.8%,位居江浙沪皖三省一市之首;全国33个重点城市中,合肥增速身处第一方阵,达8.0%,而紧邻南京的滁州,1到9月多项经济指标甚至“跑赢”合肥……“拥抱长三角”“融入一体化”的呼声,在江苏以西越来越响亮。
11月21到23日,跟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滁州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的“潮涌江海阔醉美滁州行——长三角融媒体大型采风行动”,记者将目光对准安徽,探寻滁州打开“东出之门”的探索与实践。
拉动增量,区位优势与历史积淀缺一不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数据——今年1到9月,滁州市GDP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0%。高速增长背后,增量何处得来?区位优势,不可小觑。
滁州,安徽省“东大门”,与坐拥国家级江北新区、正全力打造“创新名城”的南京仅一江之隔,不仅在“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也是“合肥经济圈”的重要成员。良好的区位条件叠加“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为这片曾掀起农村改革浪潮的热土注入新的时代活力。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今年前三季度,滁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增速位居安徽之首,这不简简单单是两三年跑出来的成绩。”同行的滁州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日滁州的增速,离不开历史的积淀”。
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滁州发展共经历四个阶段。1978年,凤阳小岗村村民的红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所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称为“大包干时期”。90年代前后,滁州积累了一定的工业基础,闻名全国的扬子广告登上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头堡,冰箱、洗衣机等系列产品成为滁州对外的名片,工业血脉涌动出助推城市发展的“大扬子时代”。进入新世纪,滁州开始挥毫城市建设,“过去我们虽然毗邻南京,却是典型的南京郊区,基础配套设施较为薄弱”上述人士感言,正因此,专注城建的“大滁城时期”应运而生。“最终,基于前三阶段辛勤耕耘,使江北新区批复设立后,滁州有了主动对接的资本,城市迎来‘大江北时代’的黄金发展期。”
如今,连接滁州与南京的通道已有7条,未来这一数字还将升至22条,城际通勤时间进一步缩短至不足20分钟……从“南京后花园”的定位到宁滁“同城化”的趋势,滁州已开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下转第四版)
编者按:11月21日到23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滁州市委宣传部共同策划并组织的“潮涌江海阔醉美滁州行——长三角融媒体大型采风行动”如期举行,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主流媒体的报纸、网站、双微、客户端等30多家媒体平台的记者齐聚滁州,用笔和镜头记录下皖东大地的腾飞身姿,聚焦滁州积极拥抱长三角、融入一体化的生动实践。
在短短两天时间里,采风团记者们“披星出门戴月归”,深入到3个文化旅游项目点、3个园区、3家企业进行集中采访。在池杉湖湿地公园,记者们领略滁州美妙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了解了滁州市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生态建设与保护的责任与担当;在琅琊山醉翁亭、南京太仆寺,记者们沉醉在滁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感叹滁州拥有的丰厚文旅资源和强劲的后发优势;在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滁州经开区、汊河经开区,在盛世高科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韩上电器、盼盼食品等企业,记者们则用敏锐的新闻嗅觉和独特的新闻视角,捕捉滁州融入并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滁州速度”。
即日起,本报将推出“潮涌江海阔醉美滁州行——长三角融媒体大型采风行动”部分新闻稿件。
潮涌江海阔醉美滁州行
—长三角融媒体大型采风行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波)为切实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滁州市皖东检验检测院食品药品检验中心扎实有序的推进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圆满完...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