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文刚)今年3月以来,滁州市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减少四成,全市发生不同程度干旱灾情。面对持续旱情,各地在水稻抽穗灌浆等关键时期,积极提水抗旱,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全力抗旱保“三秋”。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全市水稻总体增产丰收,灌区水稻测产增产10%以上。截至目前,水稻收获完成98%以上。
“根据11月4日全市26个土壤墒情监测点监测分析,0-20cm旱地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52.7%,水田含水量平均58.3%,较小麦适墒播种欠墒10%左右。”据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时金发介绍,全市分水岭丘陵和高岗坡地中度到重度欠墒,南部圩区、天长滨湖区以及部分冲洼地总体适墒。按照计划,今年秋种面积561万亩。截至11月7日,已完成秋种318.7万亩。
根据墒情现状,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加强分类指导,组织千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抗旱秋种。组织发动6352个农机服务组织,投入大中型马力拖拉机3.3万台、旋耕机3万台、播种机2.7万台和小型抗旱机具9.67万台套,奋力抢墒抢种。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适应性农业,指导分水岭地区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增种滁菊、艾草、葛根等相对耐旱特色作物,着力提质增效。
新闻推荐
全市“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暨“礼赞祖国 皖美故事”讲故事大赛落幕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