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午,烈日炙烤着大地,记者赶赴地处江淮分水岭岭脊之上的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一路上不时可见一座座小型水库的水位明显已处于低位,水库的水正通过涵管和抽水管不断流向“嗷嗷待灌”的农田。
在元松村西秦电站,十多位村民正围在这里,紧紧盯着从下游水渠里抽上来的“保苗水”。“俺家15亩水稻,自打秧栽下去后就没下一场雨,没浇过一次水。今天早上4点多钟我们就跟水管员一道来抽水了,现在巷陈水库水位越来越低了,水流速度慢了,水抽上来流到俺家田里估计还要等好几个小时。”元松村小周村民组村民盛良文对记者说。浑身湿透、正在现场协调用水的元松村村委会主任孙光龙介绍说,通过这处电站抽水可灌溉5个村民组的1000多亩水稻,7月20日以来已灌溉了大半,还有部分距离较远的农田这两天都可以灌溉一遍。
元松村是章广镇易旱村之一,目前在田1.3万亩水稻,6000多亩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精品水果园200多亩葡萄、猕猴桃幼苗均出现严重旱情。“村里一个月前就启动抗旱了,目前正以保水稻为重点,依托一座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全力放水、提水灌溉。”章广镇党委委员、元松村党总支书记张开峰告诉记者,今年初村里建成了增压站,每户都开通了自来水,人畜饮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整合项目资金和村里自投资金,陆续修复了荒废多年的5座提水泵站,实现了农田统一放水灌溉,降低了农户灌溉成本。
随后,记者又来到同样地处江淮分水岭的南谯区施集镇,在大林村高尖村民组近800亩的瓜蒌扶贫基地,负责人姚宪伍和贾荣汉正带着几十名工人除草、抽水灌溉。只见从上游水库放下来的水经渠道流至基地,一台水泵正开足马力抽水进入瓜蒌田里的一道道墒沟。“瓜蒌是去年流转土地栽种的,今年6月结的头道果较大,但水分跟不上容易掉果,7月份结的小果更容易干死,瓜蒌挂果期短,继续干旱下去基本上收成无望。”贾荣汉告诉记者。一旁的大林村党总支书记陈自平说,为了帮助基地灌溉,村里协调相关部门把电接到田头,协调上游水库分几路渠道放水,分别灌溉水稻、草坪和瓜蒌基地,确保不发生抢水矛盾。
根据滁州市水利局最新统计,全市在地农作物903.5万亩,其中水稻631万亩、旱粮272.5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123.2万亩(轻旱),主要是旱稻、旱粮,集中分布在江淮分水岭区域。全市上下正采取人工增雨作业、抢提外水补内水、统一调配水源等多项举措,全力蓄水保水。
新闻推荐
晨刊讯7月29日晚,琅琊区凤阳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市民文化广场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引导群众自觉传承...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