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向东、向东、再向东,进入21世纪的滁州,东向发展的步伐不断加速,不断深化。
2015年6月,国家批准设立南京江北新区,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鲜明提出改革开放后的滁州已经走过“大包干”“大扬子”“大滁城”时代,即将迎来“大江北”时代。
融入“大江北”,一体谋发展,这是重大机遇,也是重要契机,更是重大使命。使命当前,重任在肩,全市上下务必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对接“大江北”排头兵,让“实干兴滁”成为发展皖东的主旋律、最强音!
对接“大江北”,滁州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域相近、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人文相亲,更有着苏滁现代产业园这一苏皖共建、融合发展的典范。今日的滁州,发挥比较优势,借船出海、借力发力,让内陆腹地变为全域开放的重要承接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交通要互联。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就没有工业化、城镇化,更不可能实现一体化。对接“大江北”,交通当先行,加快推进滁宁城际、滁淮高速、合宁高速“四改八”、滁西环高速、滁天高速、来六高速、明巢高速、滁宁快速通道、滁河航道等建设,合力打通省际断头路,构筑立体化大交通,形成“一张网”畅达“大江北”。
产业当衔接。三年来,江北新区紧扣“4+2”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级产业以及新金融产业。对接“大江北”,我们就要加快推进以苏滁现代产业园、滁州经开区原创科技城、滁州高教科创城、汊河水岸科技新城“一园三城”为主体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在一体化分工协作中积极主动,立足区位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全力做好传统产业“有中生新”和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文章,实现错位发展。
政策有保障。无论是破除制约区域间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还是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增进对一体化认同感,政策保障最关键。要找准自身定位,积极梳理相关产业政策、公共服务政策等,强化政策顶层设计,做好政策对接衔接,让长板更长,把曾经的劣势转化为新的发展优势,吸引更多长三角优质资源布局滁州,加快构建滁州大开放、大合作新格局。
从明湖到汊河,从乌衣到金牛湖,市委、市政府谋划的未来发展战略画卷正徐徐展开。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当好排头兵、种好责任田,“大江北”时代,我们同心实干,用双手创造滁州美好未来!
新闻推荐
我市编密织牢社会保障兜底网
滁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滁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