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常常加班,袁庆在村居委有一个小小的休息室 ○广场上,说跳就跳 ○跳出美好的新生活 ○加工厂 ○技能培训 ○美丽乡村,种树种林 ○干净清洁的村居委 ○快要成熟的麦子 ○跳出新时代 ○留个影
村民村约新气象
29岁的袁庆老家在几百公里外的滁州。这个年轻外乡女人当上下塘镇安费塘村妇女主任,制定村民村约,关爱妇女儿童,除陋习树新风。村里吹起新时代下的文明乡风。
6月初,在下塘镇安费塘村东沿途一公里的马路两旁,有几辆“机械手”在辅助村名们种植白玉兰树苗,半天时间,500余根树苗被一一种下。走进村子深处四周都被茂盛的植被包围着,远处一潭清澈的安费塘水使村子越显清幽静谧。
刚进入村委会,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处地方虽不大但充满生机活力的庭院,种满了小树苗和美丽的花朵。
安费塘村是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居,村民传统守旧思想严重。以前的安费塘村男性劳动力在外打工,女性妇女在家没事可做就聚在一起打麻将玩纸牌,也滋生了许多口角,村里的民风氛围也不好,给村里的各方面发展都带来了困阻和不良的影响。
袁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状况。2014年被村委会推选为妇女主任以来,她开始接触农村妇女儿童工作。村委会在2015年开展了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在新制定的村规民约中增加了维护妇女权益、姓氏改革、陈规陋俗改革等内容。
2016年,在1995年土地二轮承包的基础上,村里对现有土地进行了重新确权。村民葛欧丽(化名)一家三口人在1995年土地二轮承包时分到6.5亩地,后来丈夫因病逝世,葛欧丽带着孩子改嫁。婆婆不给地。但是按照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改嫁的妇女只要户籍在本村就能享受村民的同等待遇。村里陪同葛欧丽多次上门和她原先的婆家协商,最后将9.5亩土地确权到了葛欧丽户上。
一曲广场舞跳出新时代
2015年为了引起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关注,她创建第一批群团组织,丰富妇女、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关注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的健康生活。在周末和农忙季节,村里组织留守儿童到村委会图书室进行集中照看。林兰兰、林梦雅、葛馨雅等43名孩子的父母都在上海、深圳、江浙等地务工,他们成了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但有些孩子的爷爷奶奶年龄较大,照顾孩子有些吃力。这种节假日集中照看,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在这里愉快学习,还可避免儿童意外伤害,也减少了父母或爷爷奶奶的看护压力。
说起广场舞,那是城里人的最爱。在安费塘村,大姑娘小媳妇随时随地都能来一曲。2年前,由塘东的11位村民组妇女组成了广场舞蹈队,参加了几个比赛,现在已经慢慢发展为四五十人的队伍,男女老少闲暇之余就在一起“跳一曲舞”,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改变了精神面貌,村民之间的关系也更和睦。
3年前安费塘村开展了“联合国第八周期项目”,并接受了中央党校李惠英教授的培训与教导,深入村民与村民妇女充分接触,慢慢改变她们的思想观念。2016年,李教授在村子里宣传男女平等,倡导移风易俗,孝老爱亲,鼓励妇女经济独立。村两委还借村民高坤叶开展的手工制品来料加工的机会,重点吸纳贫困的留守妇女就业。由于手工制作工作时间灵活、计件结算方式,妇女们可以在不影响家务与农业劳作的情况下,增加现金收入。目前,已为180多名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提高妇女的经济能力,带动附近村庄的60多户贫困户增加了收入。这个手工作坊还给妇女们提供了一个互动平台,她们可在工作间隙进行交流,扩大社交圈。
村里组织妇女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项目,比如制作烧饼、龙虾养殖以及家政培训,目前已为27名妇女得到了培训。村里目前有计生协会、妇女联合会、老人协会、广场舞协会、农耕协会、留守儿童协会、残疾人协会、老乡会共8个协会,协会的成立,助力了安费塘村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在的安费塘村群众生活美满,邻里和睦,社会治安良好,延续多年的陋习正在逐渐改变。
互助互爱 正能量在传递
通过村里所有人共同努力,安费塘村村民生活更加幸福了,一幅美好生活蓝图正在绘就。
村里的退伍军人李高在早年间因为重大的事故而左腿截止,突然遭此事故的他找不到工作,没有了任何的经济来源,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困顿之中。这时村长袁庆便鼓励他学习稻虾养殖,但是又由于李高本人没有太多积蓄,无房无车的他也没有贷款能力,袁庆背着家人,悄悄借给李高4万元作为前期启动资金,中途又借给他2万元,并且帮他积极联系技术人员。李高的稻虾养殖规模已经扩大到了100多亩,不但自己富了起来还带来了规模效应,村里许多人也开始尝试稻虾养殖,带动了全村的经济发展。
40多岁的葛德树曾经是一名武校教练,但在一次训练中因为头脑受伤压迫神经,大脑里有了一块肿瘤,妻子不堪重负也离他而去,早年间领养了一个女儿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但由于葛德树没有抚养能力被送到杭州学校接受帮扶。2016年11月在村里帮助下,葛德树切除了肿瘤,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后成为保洁人员。他学习养殖技术与简单的手工活,申请五万的小额信贷,安装光伏发电。如今葛德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对别人,对村民,袁庆真心付出。说起自己的状况,袁庆脸上洋溢着笑容,虽然当时嫁到安费塘村的时候娘家没有一个人支持,婆婆是聋哑人,公公也是残疾人,经济状况不好生活困难,但是她对于自己当初的决定没有任何的后悔。
婆婆虽然是个残疾人,袁庆对婆婆孝顺有加。婆婆也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缺陷自暴自弃,坐等儿女赡养,而是勤劳勇敢的坚持养殖龙虾。袁庆说,婆婆对自己如亲闺女一般理解关心,自己刚生下女儿的时候,村里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婆婆却对自己非常袒护,不许其他人说自己,对孙女也非常疼爱,有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我们自己舍不得吃。
袁庆在村委会上班,每天在村里工作很繁琐,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发生矛盾纠纷。家里养虾、家务、带孩子等事情既多又杂,但是婆婆从不拖儿媳的后腿,袁庆抽空去帮婆婆的忙,可是婆婆心疼自己工作辛苦,从来不让儿媳插手。不仅如此,好婆婆尹良菊还尽自己所能帮助儿媳妇,在农村重点工作环境卫生整治中,婆婆为了支持儿媳的工作,自己带头先把自家门前屋后清理,把原来的柴堆全部整整齐齐的码放到统一的地点,她还帮助村子里年龄较大的老人收拾清理成年垃圾,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这一对村里公认的好媳妇好婆婆,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用不同的方式,圆着同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梦。
黄琼 文/图
新闻推荐
废旧物品 换绿植
滁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滁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